彩電2015“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015年彩電產業亦不能例外。
TCL已經和樂視結婚,互聯網概念品牌和傳統大佬抱團取暖,此前那種勢不兩立蕩然無從。輕資產概念股與全產業鏈制造商結盟,證明任何美好的理論都不及現實的生存壓力更能促進革命的發生。
酷開和創維一分為二。此前主要補充創維線上價值不足的子品牌,自立門戶。這進一步打開了互聯網概念獨立自主規律運行的大門,讓成本價值產品線的競爭再添一把火。
激光與OLED選擇之爭。創維與海信水火不容,但是長虹卻二者都做了一些。哪一個對、哪一個錯,本就是偽命題,滿足消費需求、并真正賣掉產品才是生存王道。對此,海信堅信激光2016的突破,創維則稱OLED明年上20萬臺!
電商渠道沖擊傳統連鎖賣場和專賣店的另一面是:這一年彩電電商獲得了25%的份額。但是這只占25%的電商,卻為超過80%消費者提供了從價格到產品參數,甚至用戶評價的“選購”信息。線下賣場多一半的消費者也是電商的粉絲。
智能還是畫質?2015年傳統彩電企業紛紛向畫質核心回歸,豈不知高畫質產品亦都是高智能配置。變化的只是營銷重點,而非市場傾向。或者說向畫質回歸更多的是創新成果的爆發,以及對互聯網概念廉價趨勢的回擊。
側邊還是直下,液晶背光源經歷了一個輪回。2009-2012年是側邊優勢時代,因為側邊背光可以降低產品厚度,大受歡迎。而此前則是直下時代,那時候LED或者熒光管產品做直下背光源成本更低、技術更易。然而,2015年直下背光再次快速增長,因為表貼工藝解決了厚度問題,直下設置又具有窄邊優勢和亮度均勻性優勢。2016年直下背光還將具有HDR寬動態設計優勢。
分體還是合體:2015年,小米、BOE、大麥是分體主義者。但是他們的實力卻很弱小。不過,電視總是越來越薄。創維已經放言1毫米厚度:這又如何內置音箱和更多的電子部件呢?所以,也許分體是大勢所趨,未來的電視是一個主機、一套音響、一個顯示器的體系產品:這在PC電腦都在走向一體化的時代是不是很另類的方向呢?
這些分分合合的故事,還在繼續。2015年彩電業雖然跌宕起伏,卻也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小浪花。2016即將開始,還有哪些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等待開拓,還有哪些新故事、新傳奇等待創造,抑或有些新困難、新挑戰、新的生死關口需要超越,那都將是史詩的另一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