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最具影響力事件中,TCL發布的全新子品牌--雷鳥,也可謂是驚動了整個彩電圈。 通過我們了解,其實從海信推出互聯網品牌VIDAA,創維推出互聯網品牌酷開可以看出,隨著國內互聯網大潮的涌起,讓擁有幾十年歷史的電視行業開始變得擁擠起來,而進入2017年之后,電視行業更是從遍地是機會進入到了淘汰賽階段。
同時,在這幾年當中電視圈中,就有樂視、小米、微鯨、PPTV、風行、暴風、看尚、17TV、大麥、愛芒果等多個新品牌加入,使得原本還算輕松的電視圈立馬變得刀光劍影。憑借舊有的生產規模及技術優勢,現在傳統家電企業入局互聯網行業可以說是時機已經到了。正是基于此,雷鳥電視品牌誕生了。
據了解,雷鳥作為TCL推出的子品牌,在TCL內部就已經具備了全產業鏈資源調配的優勢,這有利于雷鳥的前期孵化和成長,外部不可控的威脅減少,市場風險系數自然變小。
除了TCL可以幫助雷鳥電視的生產之外,華星光電也與雷鳥隸屬同門,要知道目前華星光電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五大液晶面板廠商,其不同尺寸液晶面板的出貨量也將對雷鳥電視的產能起以一個關鍵性的支持。
從公布的價格看,雷鳥沒有追求規模上的虛榮,因為它并沒有采用某些互聯網品牌那樣一上來就殺價,殺得讓品牌制造商直罵爹的方式出場。
雷鳥,現在看更是TCL安插在中小尺寸高端市場的一顆棋,目標不是量,而是年輕的中高端消費人群。這做法和目前很多企業追求的高端大屏完全不一樣,所謂燈下黑,太擠的地方反而沒利潤,在中小尺寸市場布局說不定真能收獲意外驚喜。
可以說,雷鳥要技術有技術,要產能有產能,要渠道有渠道,最重要的雷鳥有著80后獨有的新思維新觀點,絕對不可能把自己變成那只貪睡的兔子,這才是雷鳥最可怕的地方!
所以筆者認為,雷鳥是天時地利人和之作。簡單說,雷鳥來了,預示著TCL在內容端開始全面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