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市場瓶頸,NEC投影機出路在于品牌公關
雖然走向低價商務市場的NEC投影機戰車,面臨著種種不可預知的困境。但是所謂造化弄人,挑戰也可能是最好的機遇。回憶NEC手機業務的失利、筆記本產品的退市,無不與品牌公關不利有關。
著名企業管理研究機構專家易觀國際分析師李羽中分析NEC筆記本電腦退出國內市場的原因時一針見血的指出,“以NEC為代表的日系企業還是沒有放下架子,……認為自己技術夠強就不用做推廣……如今NEC(筆記本電腦)每月只有幾千臺的銷量是沒有辦法保障利潤的,根本不能收回成本,要退出也是很自然的結果。”
在NEC筆記本出現質量問題之后,NEC的公關動作表現出少見的遲緩。尤其是在一些地方性主流媒體上,該事件的報道時間持續將近三個多月。雖然這也和NEC的客戶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有關,但是在網絡時代媒體傳播能夠輕易突破地域限制的特性,導致了NEC筆記本電腦的質量危機迅速升級。
《中國城市經濟》記者邸乃壯分析NEC手機的營銷策略指出:同是手機廣告,同是亞洲品牌,韓國三星手機用十分歐化的演員,在前衛音樂背景下做著視頻扭曲的動作,而NEC手機卻還是讓一群嘀嘀咕咕的亞洲女人聚在一起。“我認為產品策略的本土化并不等于產品文化的鄉土化、市井化” 邸乃壯認為NEC除了在廣告的力度存在跟進不足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品牌形象和市場定位的重塑存在一些問題。
NEC產品表現出的上述問題與其說是產品定位的問題,倒不如說是品牌和消費者、消費市場的距離問題。不合適的產品、不合適的宣傳策略,以及對媒體報道的遲鈍反應構成的公關鏈條產生的結果只能是把品牌和消費者的距離越拉越遠。回憶一下NEC筆記本電腦沖進國內五強的原因,其中重要一點就是1998年,3000萬的巨額品牌推廣。這直接促成了NEC筆記本電腦在1999年獲得國內市場8.1%的份額的巨大成就。
但是,從NEC品牌在國內市場多年的經營可以看出,NEC本身并不擅長于品牌的運作——雖然這種運作是在消費級市場與競爭對手抗衡必不可少的策略。NEC這種對市場和消費者的不敏感,以及由此產生的品牌運作乏力帶來的諸多問題導致了身為日系三大手機企業、占據日本筆記本電腦30%份額,世界最主要的3G通信設備制造商的NEC,卻要不斷的從不同領域退出國內市場。
當NEC選擇了與佳杰科技聯姻,并進入國內低價格中小企業消費級市場的時候,不知道NEC對于以往的失利是否有了深刻的總結:成功的企業,除了產品、市場,還需要聯系產品和市場的品牌;而在擁有了好的產品之后構建品牌的核心則是“公關”。也許,宏碁4999元對NEC 5999元的攻擊是恰到好處的,但是“攻擊”最終的效果會被釋放到多大,卻要由公關渠道來渲染:宏碁無疑已經是這方面的老手了。
對于已經制定了新的戰略的NEC投影機,目前是該考慮怎么執行這個戰略的時候了:關系戰略成敗的不僅是這個戰略是否正確,更主要的這個戰略將如何被執行——是繼續以前的老路子,還是即發揮長處又抓緊時間補齊短板呢?這無疑是關系到NEC投影機在國內市場的前途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