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扭曲的品牌文化是問題的根源
賭徒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被稱為賭徒謬論。賭徒始終相信自己的預期目標會到來,就像在押輪盤賭時,每局出現紅或黑的概率都是50%,可是賭徒卻認為,假如他押紅,黑色若連續出現幾次,下回紅色出現的機會比例就會增加,如果這次還不是,那么下次更加肯定,這是典型的不合數理原則,實際上每次的機會永遠都是50%。
賭徒的心理特點是偏激的:碰運氣發橫財,總要比別人賺得多;孤注一擲,鋌而走險,甚至不惜代價;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在夏普的整個發跡史中這種特征非常明顯。尤其是在“臺灣屏”事件和“歧視性”銷售事件上更是體現出那種機會主義傾向和唯利為大的品性。臺灣屏中夏普那種“總要比別人賺得多”,“鋌而走險”和“不擇手段”的企業文化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首先,夏普不用自己的屏產低價產品就是為的“總要比別人賺得多”;在采用臺灣屏后依然宣稱“只適用夏普屏”則表現了“鋌而走險”;在問題曝光后依然辯稱“臺灣屏就是夏普屏”則印證了賭徒思想的“不擇手段”。“臺灣屏”事件后,不足一年的時間,夏普再次爆出“歧視性”銷售產品的丑聞,本身就是那種賭徒的“這次不行,下次機會就大,下次準贏的思想”。“歧視性”銷售事件中,產品“低質高價”自然就是“總要比別人賺得多”;而“低質”則體現出夏普的不擇手段”;“高價”就是“鋌而走險”了。
夏普扭曲的品牌文化是問題的根源
但是,賭徒總有賭輸了的時候。夏普似乎有點兒“背”,“臺灣屏”事件和“歧視性”銷售事件雙雙賭輸。當然,這里沒有人希望夏普就此消沉下去,但是夏普必須在以后的經營中學會“尊重消費者”,賭博不是“經營正道”。目前,國內彩電企業正在發起大規模的以質量第一,性能為王,價格平易為主要特征的平板電視“價值戰”。夏普真該好好向國內彩電企業學學。
對于一個企業,沒有什么比消費者或者是市場的不信任更可怕的了。而夏普這樣一個曾經以“液晶之父”的美名享譽國內外平板彩電市場的著名品牌,今天卻成為無數消費者和業界人士討伐的焦點,其中原因必然是深刻的和本質的。夏普該做出的反省應該是企業文化、品牌文化層面的。而對于企業,有一句話必須記住:不要低估消費者的智商,我們不是傻子!
參考文章:
夏普:當心不誠信深入骨髓影響奧運銷售
神話破滅記 深度透析夏普不為人知的一面
“縮水”產品高價賣? 夏普惹怒眾多消費者
問題出在哪?網友為何對夏普如此傷心
質疑風波再起!夏普52GX3無法點對點
夏普涉嫌歧視性銷售 網友憤慨大爆料
網友怒序 我家夏普電視為什么這么爛?
果真爛到家 網友家實評夏普液晶電視機LCD-46GH1
傲慢與偏見 夏普液晶電視機就這樣進入價值頹廢期
今年過節不買夏普電視的十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