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9年是投影產業“壓力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年”,恐怕不會有人不同意。因為,這一年除了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教育市場的政策因素外,更有“競爭產品的崛起”。
首先,大尺寸液晶從三個維度正在競爭投影既有市場。65英寸及其以上尺寸的液晶顯示產品,2019年成長超過50%;預期這一速度在2020年不會放緩。超大尺寸產品價格更是加速下降,70英寸突破5000元只是時間問題、85英寸跌破萬元也已經箭在弦上。
這導致,在教育市場,尤其是K12市場,液晶交互白板市場繼續“減量、提質”:即,雖然宏觀需求萎縮,教育液晶銷售乏力,但是85+產品銷量依然在2019年翻番,這抵消了激光投影在大尺寸市場上的一定優勢。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商用會議”市場。2019年雖然會議平板銷量增幅“斷崖”了,但是數萬臺的銷量增長,尤其是大尺寸產品占比增加,依然對“增長乏力的商用投影”造成壓力。
甚至,大尺寸液晶產品也對家用投影市場產生了影響。包括傳統家庭影院投影、微型投影、智能投影和激光電視,如果目標是80+英寸的屏幕,現在不得不直面液晶大屏的較量。尤其是激光電視的增幅放緩,核心原因就在于低成本激光電視產品遭受了大尺寸液晶的挑戰。
第二,2019年,mini-led顯示產品也正在進一步成長為更多領域投影大屏的挑戰者。在眾多工程應用中,小間距LED屏幕在拼接大屏、會議背景大屏、會議主顯示大屏市場和拼接墻市場已經占據一些優勢。2019年,隨著更低價格、更小間距LED屏幕的問世,在大尺寸的會議觸控顯示產品上,小間距LED再次表現出侵略性的成長,對相應投影顯示技術的應用形成挑戰。
宏觀經濟因素、教育市場的政策因素,是具有周期性的、可以預測的、必然會過去的“壓力”:但是,競爭產品技術的壓力,卻是一次性的“侵略”。行業專家指出,被競爭技術搶占的市場份額,投影很難再次翻盤。
所以,論起壓力,競品技術才是真正長期的格局改變者。2019年這一壓力正在進一步放大,而且2020年不會緩解。投影品牌必須認真應對這種市場供給結構的改變,重新規劃自己的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