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PTE色塊圖的正確使用方法
首先我要提醒您的是,本片SMPTE色塊圖中,左下方那塊白色是亮度最高(100IRE)的白,其于存在于色塊圖中的大、小白色其實是灰色的,您要特別注意。為什么要安排不同的白色與灰色呢?這是因為SMPTE色塊圖是75%的IRE亮度,所以您在色塊圖上所看到的白色塊是略帶灰色的。本測試片中另外還提供各種不同形式的色塊圖,其中就有100IRE的色塊。
在各種不同的七色色塊圖中,您可以反覆用紅綠藍三種濾片來觀看三色準確的程度。可是,您會發現很難把紅綠藍三色調得完全準確。沒有關系,您只能盡其在我的調整,而且以藍色為準去調。不過,假若您發現紅色實在是太過量時,不妨改以紅色為準,您可嘗試透過紅色濾片去更動色濃度值,看能否調出比較正常的紅色。
與“Video Essentials”不同的是,“Avia”的SMPTE色塊圖上有四個會閃爍的方塊,這四個閃爍方塊用意在于增加調整的精確度。當您透過紅綠藍濾片看SMPTE色塊圖時,如果還能清楚的看到方塊在閃爍,就表示還沒有調到最佳狀態。一定要調到肉眼感覺不到方塊在閃爍,那才是最正確的位置。假若您的顯像器輕易就能調到方塊看不到閃爍的地步,就表示顯像器在色彩方面的準確度很高。反之,如果無論怎么調都看得到方塊在閃爍,那就有問題了。
在此還有一個小東西要提醒您,當您在調SMPTE色塊圖時,不要忘了右下角有二條亮條在晃動,左邊也有二條亮條在晃動。
為什么測試片要提供紅綠藍三種濾片呢?
“理論上”,在SMPTE色塊圖中,只要有藍色參與的色彩(白、藍、靛青、紫紅),其藍色的含量應該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如果透過藍色濾片把其他色彩過濾之后,肉眼所看到的應該就是亮度一致的藍色塊。測試圖就是利用這種特性,以及藍色的量改變之后肉眼所看到的變動最大這二個原因,來做顏色值與色濃度值的調整。“理論上”,只要把藍色的量調到一致,其他紅色與綠色的量應該不必調了,它們也會一致才對。
但是,在“實際上”,顯像器卻為因為相關色彩線路的設計與品質,而產生了不同的結果。有時候,當您把藍色的量調到一致之后,透過藍色濾片去看毫無問題。但是當您透過紅色或綠色濾片去看SMPTE色塊圖時,卻赫然發現紅色與綠色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深淺亮度,但理論上它們卻要一致的啊!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用戶該怎么辦?在一般直視型電視上,您只能“涼拌”,因為沒有任何能夠幫助您糾正這種錯誤的調整。換句話說,測試片只能告訴您這部顯像器在這個地方有問題,但是您無法去改良。在此先告訴您,除非是非常高級的專業監視器才有“可能”紅綠藍三色完全達到理論設計值,您家里的顯像器應該都會有這個問題才對。
假若您的顯像器有白平衡(或稱色平衡)調整,那么對于紅綠藍三色的量才能有更改的機會。不過,調整白平衡非常難,如果沒有儀器輔助,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就以我的BENQ 7700為例好了,它可以調整紅綠藍三色的Gain(色濃度)以及紅綠藍三色的Cut off(亮度)。每種調整的幅度都是0-255。您稍微用數學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三色的色濃度變化乘上亮度變化,再乘上0-100的變化位階,那該有多少種可能的組合?
HIVI-CAST,就會發現它只提供藍色濾片而已,并沒有提供紅與綠色濾片。而且,它所提供的藍色濾片比較厚,雖然藍色的顏色與“Avia”測試片所提供者一致,不過透光率卻因為比較厚而顯得較暗。二種濾片比較之下,您會發現“HIVI-CAST”的藍色濾片因為透光率比較低,所以很容易就把藍色調到定位。但是當您再用“Avia”的藍色濾片看一次時,卻會發現好像還沒有調得很準。為什么會有這種差異呢?難道二者之中有一方所提供的濾片不合規定?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它們二者所提供的藍色濾片在顏色上都是準確的,不過卻因為透光率的不同,而讓我們對藍色的精準要求有所不同。換句話說,“Avia”的透光率由于比較高,讓我們可以更精準的去調整藍色的量。
色彩解碼器測試圖
這個圖可以告訴我們顯像器到底偏向什么色彩,偏了大約多少?雖然我們對顯像器的色偏可能無能為力,但至少讓我們了解顯像器的實力。
Color Decoder(色彩解碼器)在NTSC信號傳輸過程中承擔什么任務呢?在視頻“拍攝”的過程中,Color Encoder(色彩編碼器)是把R-Y、B-Y這二個信號混合3.58MHz震蕩同步信號而“編碼”成為I&Q色彩信號的處理器。而在“播放”的過程中,Color Decoder承擔著把I&Q色彩信號“解碼”成R-Y、B-Y信號的任務。假若Color Decoder品質不佳,解出來的R-Y、B-Y信號就不正確,這就直接影響到下一個步驟(Matrix Decoder矩陣解碼器)的結果。換句話說,假若色彩解碼器不夠好,紅綠藍三色的量可能就會有偏差,此時顯像器就會產生偏紅或偏綠、偏藍等情況。
“Avia”測試片提供了Color Decoder Chcek測試圖,讓我們檢驗顯像器是否有色偏。測試圖上的每種色彩旁都有百分比數字,而測試圖的底色是灰色的。當您透過三種濾片觀察時,底部的色彩亮度應該要與0%那格的亮度一致才對。假若底部的亮度與10%那格的亮度一致,那就表示色濃度過量10%。
在此我要提出一個問題:假若我們使用的是色差端子,還要測試Color Decoder 嗎?從NTSC信號轉換方塊圖中,我們很清楚的可以看到,假若我們使用色差端子,事實上并沒有經過顯像器的Color Decoder,Y、 R-Y、B-Y信號直接就從DVD唱盤進入顯像器的Matrix Decoder里,再處理成RGB信號。
問題是,就算您用色差端子來看“Avia”測試片,您也可以從這個測試圖上看出色偏,這是怎么回事?其實它告訴我們的是一個最終結果:不論DVD唱盤或顯像器省略了那個步驟,最終呈現在顯像器上的紅綠藍三原色就是有色偏。既然顏色值、色濃度值都依照要求去調準了,還會有色偏,我們要怎么辦?其實很難有所作為,就算您的顯像器可以調白平衡,也不會有多大幫助。其實,我們應該視色偏為正常現象,假若一部顯像器完全沒有色偏,那該要賣您多少錢?所以,Color Decoder Check這個測試圖只是要讓您了解,自己的顯像器色彩偏向那里?偏了多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