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期:大單頻出與分銷寡頭
2004年~2005年是中國投影機市場的火熱年代,這個火熱年代的特點是大單頻出。從2004年的“百億工程”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開始,市場中出現了一批超大規模的標單。2004年最大一單被愛普生拿到,愛普生中標河南省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工作項目845臺投影機采購。2005年最大一單被夏普拿到,夏普和神州數碼在河北遠程教育項目一次性中標1332臺。
即使市場中出現了1公斤以下的產品,工程用投影機依然擁有固定的市場需求。
在用戶采購模式變化的同時,中國投影機渠道模式也開始悄悄發生變化。標志性事件是,2003年11月,神州數碼與NEC公司簽署了投影機戰略合作協議,此舉改變了投影機廠商和渠道商“一夫一妻”制的模型。從此神州數碼開始了投影機的“大銷售時代”,之后神州數碼陸續代理了3M、夏普、奧圖碼、Acer、愛琪等品牌。鴻合在與日立合作多年之后也代理了三菱、卡西歐。對于這樣的變化,神州數碼認為,國際投影機廠商之間的技術和實力差距并不大。神州數碼可以通過規模銷售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神州數碼代理了東芝、NEC、3M、夏普等品牌,鴻合代理了日立、三菱、卡西歐,大恒代理了ASK、富可視。從2004年的市場份額看,三家總代理商占領了50%~60%的市場份額,其中僅神州數碼的市場份額就達到30%左右,反觀上游供貨商,排名第一的愛普生市場份額也只有12%。此時中國投影機市場出現了獨特的風景線,在產品品牌沒有出現壟斷之前首先出現了分銷壟斷寡頭。鴻合科技副總裁張樹江表示,如果單從各總代理的銷售量上判斷,是已經出現了一點壟斷的“味道”。從目前形式看,這個格局短期內還不可能被打破。唯一的可能性是,神州數碼、鴻合或其他投影機專業代理商繼續加大投入,來打破現有的均衡。
也正是因為大單頻出,投影機的總代理開始注重與SI合作,這些SI可能一年只與廠商合作一次,但一次的銷售量就能達到1000~2000臺。
在教育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商業市場份額也迅速竄升。明基等品牌的產品開始帶有明顯商務特性。市場中出現了無線投影和網絡投影。當然在商業市場有突出表現的不只有DLP陣營的品牌。中國商業市場三大品牌各有其特點。索尼依靠品牌拉力;東芝依靠神州數碼的強勢渠道;明基依靠準確的產品定位和性價比。此時,PC、筆記本渠道進入投影機零售圈,紅日、雨辰、合雍、恒昌等零售商逐漸樹立了自己的影響力,這些零售商月銷量均達到500~600臺。
在DLP與LCD陣營的競爭中,LCD陣營的上游廠商下了一著似乎不太高明的棋。2005年,愛普生和索尼兩家廠商因為看好歐美的液晶背投電視市場,而將大部分液晶面板的產能轉移到背投市場,很多傳統LCD品牌因得不到足夠的液晶面板而轉投DLP陣營。2005年是DLP技術最紅火的是一年,市場份額超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