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音質的好壞和功率沒有直接的關系。功率決定的是音箱所能發出的最大聲強,感覺上就是音箱發出的聲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
根據國際標準,功率有兩種標注方法:額定功率(RMS:正弦波均方根)與瞬間峰值功率(PMPO功率)。
前者是指在額定范圍內驅動一個8Ω揚聲器規定了波形持續模擬信號,在有一定間隔并重復一定次數后,揚聲器不發生任何損壞的最大電功率;
后者是指揚聲器短時間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于1974年規定了功率的定標標準:以兩個聲道驅動一個8Ω揚聲器負載,在20~20000Hz范圍內諧波失真小于1%時測得的有效瓦數,即為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其標示功率就是額定輸出功率。
通常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心理,標出的是瞬間(峰值)功率,一般是額定功率的8倍左右。 試想同是采用PHILIPS的TDA1521功放芯片(最大的額定功率30W,THD=10%時),而某些產品上標稱360W,甚至480WP.M.P.O.,這可能嗎?有意義嗎?所以在選購多媒體音箱時要以額定功率為準。
音箱的功率由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功率和電源變壓器的功率兩者主要決定,考慮到其他一些因素,可以算出如果變壓器的額定功率是100W的話,它實際能順利帶動的功放芯片的功率要在45W以下,所以通過算音箱變壓器與功放的功率關系也可以驗證音箱的實際額定功率是否能達到標稱值。音箱的功率不是越大越好,適用就是最好的,對于普通家庭用戶的20平米左右的房間來說,真正意義上的60W功率(指音箱的有效輸出功率30W x 2)是足夠的了,但功放的儲備功率越大越好,最好為實際輸出功率的2倍以上。比如音箱輸出為30W,則功放的能力最好大于60W,對于HiFi系統,驅動音箱的功放功率都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