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商用投影機,這個占據投影銷量半壁江山的細分市場而言,2017年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商用大屏交互平板市場實現了翻番——這在會議室商用顯示市場規模基本穩定的格局下,一個細分產品類的超速發展,自然是其它產品類的潛在危機。
中國2000萬個企業會議室,支持了每年100萬臺商務投影的銷售量。2017年,交互平板首次占據這個市場中的6萬臺份額,增幅超過一倍。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65-70英寸交互平板產品價格的持續下降。
2018年,京東方全球首條10.5代線液晶面板線將進入量產爬坡階段,按照65英寸單元計算,其年供給能力高達千萬臺。這將顯著改變大尺寸液晶市場的“供給結構”。此后,2019和2020年還分別會有華星光電和群創同等級的兩條線量產大尺寸液晶面板。
與此同時,6代液晶面板線和8.5代液晶面板線也在加速提升大尺寸產品的供給能力。三星、LG、群創等都表示會通過混切工藝,實現65和75英寸面板供應的規模和經濟性的提升。2018年65英寸液晶產品的供給,可能會翻番性的增長。
正是因為這些有利因素支持,行業認為一個以“大液晶”、“標配交互”和“燈光下良好顯示性能”、“智能與音響一體化”為特征的會議室顯示時代有望到來。2017年鴻合、長虹、夏普等企業紛紛加強了這一市場的運作。
對于投影行業而言,如何迎接這種可能的市場變化呢?目前主要的手段集中在“投影大屏幕的價格優勢”上。
商用顯示不同于家用顯示或者教育市場:第一,商用是一種生產性行為,特備注重投入產出比;教育和家用投影的本質是“消費行為”,雖然在意價格,卻更在乎產品體驗。第二,教育顯示對產品的工程安裝接受度要好于商用會議室——商用會議室更喜歡高度一體化、集成化的設備,以實現有限辦公空間更為簡潔的應用體驗。
這兩個市場差異點,第一個支持投影顯示的價格低廉的優勢;第二個則對交互平板液晶大屏的一體化體驗更為友好。所以,很大程度上,商用會議室顯示會成為“投影價格優勢與液晶一體機體驗優勢”的非對稱競爭。這個競爭格局不利于后者短期內快速擴大市場份額。
但是,另一方面,液晶一體機主要搶占的是商用會議室中比較“高價值”的市場。這等于在商用投影市場的高利潤端打開了缺口。這一點足以令商用投影廠商“疼痛不已”。
總之,2018年,商用會議室市場不再是投影的獨好之地,交互平板帶來的變數必然進一步擴大,市場將迎來巨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