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將是4K顯示技術的普及之年。2014年CES展會,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也是顯示計算設備展會,4K產品成為了顯示產品最核心的展示內容。這已經預示著4K已經成為“顯示行業未來三年發展的事實性標準”。
在國內市場,4K產品早已經家喻戶曉。經過2012年到2013年的醞釀,形成了覆蓋高端、廉價,家用、商用和工程,平板與投影,特種拼接應用在內的全面的“4K”產業鏈。尤其是在家用市場上,4K電視加速普及。在4K電視熱銷的帶動下,2013年全球市場每賣出10臺4K顯示設備,就有5臺在中國市場。
據研究數據表明,國內彩電市場4K電視2013年出貨量超過100萬臺,2014年將有望達到800萬臺。其中,2013年銷量大部分在下半年,尤其是最后一個季度達成。據面板行業數據表明,2013年4季度4K產品占大尺寸面板出貨比例達1.3%,季度增長率14%。按此增長速度,2014年4K產品國內市場即可超過600萬臺的銷量。然而,分析2013年下半年4K產品快速增長的原因(如尺寸線更豐富、價格更低),則可看到4K產品的增速還將持續增加。同時,可喜的是,4K產品已經從2012年只有日臺企業少量供貨,發展到目前日韓臺和大陸企業大量供貨的局面。其中,全球最大尺寸4K產品、最小尺寸4K產品、最經濟4K產品均由大陸面板企業提供。
綜上所述,一個屬于FPD的4K時代已經開始,其影響范圍也不會簡單的局限于彩電市場。例如2013年下半年索尼推出了4K家用投影機產品。商務顯示器大尺寸顯示單元4K產品甚至早于4K彩電在市場上銷售——4K已經成為整個顯示產業必須重視和研究的規律,更成為了改變未來大屏行業架構格局的關鍵量之一!
4K時代的技術陣營分布
4K是屬于液晶時代的產物,4K也將進一步成全一個屬于液晶的顯示時代——對于這樣的結論,現在恐怕不會有任何異議。
液晶技術在4K產品,還有更高分辨率的8K產品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是由其市場銷量來印證的。全球每賣出100臺4K產品,就有95臺是液晶產品。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升高。因為高端4K工程和數字影院放映機,這個投影機產品線中唯一大量提供4K產品的市場,規模有限、增長緩慢。而其他的顯示技術和顯示應用產品,又不能大量提供4K產品。這必然導致,最終的4K顯示領域將是液晶的天下。
支撐液晶技術雄霸4K市場的關鍵原因還在于液晶技術于4K標準上的“成本優勢”。目前,液晶面板上4K和2K產品的成本差異不過2成。在相應的配套IC上,雖然成本差異更大一些,但是其成本下降速度(主要成本來源于更高的設計)則更為迅速。行業分析表明,最終液晶4K顯示的關鍵部分,面板和IC的成本,將與以往的2K和1K差距不大。而面板企業優先生產4K產品,則獲利渴望更高。
4K技術不會顯著增加電視等液晶顯示產品的成本和價格,這是4K能夠在這個領域,在液晶顯示領域快速普及的根本動力,也是支持液晶顯示領域4K終將獲得絕對性份額優勢,和對傳統分辨率產品替代性效應的關鍵依據:事實上,在7年前2K液晶替代1K液晶的過程中,就有人擔心過2K產品的成本會高于1K產品,進而影響這一標準的普及進程——但是,最終事實證明,2K產品的成本與1K產品幾乎相當:除了在32寸這類非面板部件成本比例更高的彩電上,2K沒能最終普及外,其它產品線液晶是2K的天下——這樣的局面也會在4K替代2K的過程中再次發生。
與液晶技術在4K上如魚得水不同的是,等離子顯示技術已經遭遇了死亡陷阱:這個陷阱正是4K。
2014年全球最大的等離子顯示企業松下將停產等離子面板;三星和LG也渴望在兩三年內退出這個行業;國內長虹也在壓減等離子產品的比例;而此前日立、先鋒兩家企業早已經放棄等離子產品。
導致等離子產品被放棄的根本原因是液晶的競爭,其中高分辨率液晶的競爭是關鍵之一。日立和先鋒放棄等離子的核心就是在2K普及時代,二者的技術無法實現等離子分辨率的提升。雖然日立采用過“隔行掃描”的方式生硬的實現了等離子電視的1080i標準的畫面分辨率,但是這種“落后”的方式根本不被市場接受。
現在,4K來臨了,等離子在主流尺寸上根本無力迎接這一挑戰。等離子電視的主銷尺寸是大尺寸產品,50英寸以上級別(因為等離子在小尺寸上分辨率將變得特別難堪),而在這些大尺寸上4K將是未來最主要的分辨率標準,甚至還會有8K的產品出現。實現高分辨率困難的等離子技術已經面臨絕對的“技術競爭瓶頸”——即便生硬的實現了4K分辨率,也會在功耗、亮度和成本等指標上大量喪失競爭力。所以,最終松下選擇了明智的、盡快退出這個領域。
在投影顯示技術上,4K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投影機產品推出4K產品并不晚。這個時間是2005年前后。同期,等離子和液晶還在努力實現2K化。最早的4K投影機是DLP的數字影院放映機和LCOS的工程機、數字影院放映機(LCOS甚至推出過8K級別的產品)。但是,此后4K在家用、商用和教育市場的下沉速度卻異常緩慢。
2013年索尼和JVC推出了家用4K產品,但是屬于中高端系列,價格昂貴。事實上,同一時期,4K在投影最大的市場,教育和商用領域,連2K都還沒有普及。
投影機最大的銷量市場難以普及2K產品和投影機4K產品出現多時卻進展緩慢的事實說明,投影在高分辨率,如4K上的確遇到了巨大困難。
首先,LCD投影目前還沒有成功的4K產品出現。雖然愛普生也發布過研發中的4K LCD光閥,但是至今無下文。其次,DLP陣營上,4K產品只用于最高端的,百萬元以上價位的產品,銷量最大的5000元以下價位的產品依然主打1K產品。DLP技術在實現4K光閥上也面臨巨大的技術和成本的障礙。
與以上兩者相比較,好一些的投影技術種類是LCOS產品。目前由索尼和JVC主導。二者都實現了4K的產品設計,并在2013年延伸到了家用產品線——這是4K投影唯一看得到進入普及市場希望的技術方向。但是即便是LCOS投影,最便宜的4K產品也要近10萬元人民幣。成本、光閥成品率等問題,依然會長期困擾LCOS投影的4K之路。
由此可見,投影技術實現4K的普及,依然長路漫漫,或者4K根本就不是“投影的菜”。在這樣的背景下,在4K日漸成為顯示產業新追求的今天,投影產業的未來發展則變得格外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