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價格戰
點評:價格戰并非中國企業所獨有,但是中國企業打起價格戰特別狠,留下了經典戰事無數。價格戰是一種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式的戰爭,企業在大幅搶占市場份額的同時,自身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今年,互聯網涉水電視領域后,紛紛以低價策略發布新品智能電視,樂視、小米推出的智能電視產品先后挑戰行業底線,對于傳統彩電企業來說,低價策略讓他們感到壓力山大。
解讀:
價格戰,顧名思義,企業以價格作為武器打擊對手搶占市場份額的商業大戰。雖然沒有硝煙彌漫炮彈橫飛,但是這片決定了無數企業生死的戰場,其慘烈程度絲毫不亞于真實的戰場。
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企業展開“價格戰”無論是對行業還是對自身都起到了“賠本賺到了吆喝”的作用,據數據顯示,一萬臺2499元的樂視超級電視S50現貨新品首發時,僅9分19秒就售罄,刷新此前樂視X60所創造的電視行業瞬時銷量紀錄;3000臺小米電視首發時,于1分58秒售罄。這或許是目前世界上電視機銷售速度最快的一次。
面對互聯網企業的猛烈攻勢,傳統家電企業并不坐以待斃。紛紛想招應對。夏普、索尼、創維、長虹、TCL等傳統彩電巨頭紛紛在大尺寸產品價格上做文章,以應對新勢力的挑戰。夏普推出一款售價6999元的60英寸液晶電視,索尼則以7799元的價格推出一款同尺寸產品。在易購、京東等電商平臺上,多款60英寸液晶電視的售價都已降到8000元以下,不少55英寸的液晶電視售價更是低至6000元左右。
不過,低價戰并不是長久之計。隨后傳統家電企業采用和聯盟合作的方式和互聯網企業共推智能電視產品。包括TCL、創維、海爾等品牌在內都與國內大型互聯網結成合作伙伴,如TCL與愛奇藝共同發布的TV+電視,以及創維、海爾與阿里發布搭載阿里TV操作系統的網絡電視產品,這一波“跨界潮”將使得傳統彩電廠家和互聯網企業在互聯網電視領域實現進一步合作,實現電視產品與互聯網服務的全面融合,共同為用戶打造智能生活的全新體驗。
目前TCL愛奇藝TV+電視和創維酷開電視均已經上市,其中的愛奇藝和TCL共同研發的智能電視產品還打破之前互聯網企業推出的電視產品只能在網上銷售的局限,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消費者不僅能在指定電商網站以優惠價格購買到產品,同時在家電賣場中也可以通過體驗產品再進行選購,使得消費者在購買渠道上有了選擇。
當然,價格戰絕非一無是處:通過價格戰,中國彩電業乃至世界彩電業完成了幾次大整合;歷次的價格戰,中國消費者都是直接受益者,同時,“中國價格”成為中國家電業進軍海外市場的利器,更重要的是,價格戰的得失讓中國企業真正意識到技術創新與打造品牌的重要性,為中國營銷進入品牌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價格戰對于企業來說并非福音,但是許多企業還是樂此不疲。說到底,這是一個在行業整體供應能力遠遠大于需求的市場上企業解不開的囚徒困境,也是處于營銷產品時代的中國企業一種不成熟的表現。隨著營銷走向服務時代和品牌時代,價格戰的濃烈烽煙也將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