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新格局,新挑戰
無論玩家們來自哪里,有著怎樣的目的和策略,至少聯想、小米這類彩電新軍已經成為塑造彩電產業新格局的關鍵力量。
首先,彩電新軍聯想、小米、甚至蘋果的出現,以及輿論層面的大肆宣傳,已經明明白白告訴消費者:“彩電市場再也不是簡單的家電廠商的天下”。同時,傳統彩電企業大打安卓牌、云計算概念、雙核戰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向消費市場提供了“彩電已經IT”化的信息。這種輿論導向的變化,與切實的產品變化(例如,智能電視開機是以運行OS為前提的)相結合,必然導致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標準的變化。以半導體技術為主的計算性能,正在代替傳統顯示性能,成為平板智能彩電選購必須首位關注的方面。
其次,智能彩電必須面對已改變的成本結構。傳統的彩電成本中,液晶平板電視的屏幕占據了70%以上的成本,其余部分的成本被機殼、電源、信號處理電路、高頻頭等占據。但是,在智能電視之中,除了以上的成本部分,智能計算部分、軟件部分也占據很大的成本。尤其是在小尺寸智能電視中,計算部分的成本比例甚至可以最高達到整機的三成以上。
第三,智能彩電導致彩電產業鏈的新變化。智能電視企業不僅僅需要采購原來的屏幕、機殼、電源、信號處理電路、高頻頭等組件,還需采購CPU、內存、總線芯片、外設、OS、app等配套軟硬件——電視機的上游廠商范圍異常的擴大化。這些擴大的上游產業鏈與智能手機、互聯網、IT和PC行業重合,成為智能電視新軍進入這個行業的切入點之一。
第四,智能電視直接導致消費者應用習慣的變化。消費者應用智能電視,和此前的功能型電視最大的不同在于,功能電視新型功能再多,消費者可以忽略不用。但是智能電視消費者開機必須運行操作系統,然后運行必要的軟件,才能使用電視機。也就是,消費者對智能電視的應用再少,也必須完成基本的應用。這種帶有一定強制色彩的應用方式,使得消費者在智能電視普及化之后,消費應用習慣必然出現新的變化。
智能電視市場這些方面的新變化,使得不同智能電視廠商面臨不同的挑戰。聯想和小米這類新軍,在計算技術、IT采購、軟件方面自然擁有優勢。對于智能電視形成的嶄新應用,這些IT企業在文化和氣質上也更為吻合。傳統彩電企業則占據渠道和市場慣性的優勢,擁有先入為主的市場機遇。但是,傳統企業在IT化方面處于劣勢,甚至在智能芯片采購、OS系統應用等方面不如聯想、小米等有經驗。
因此,面對智能化,任何一個參與者都同樣面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局面。不同的只在于每個參與者的實力的差異、策略的差異、路徑方式的差異。但是,殊途可以同歸,誰會是智能時代未來的王者依然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