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機或者盒子,新手們殊途同歸
聯想作為國內市場絕對第一的PC大佬,財大氣粗,在智能電視產業上擺出了“一步到位”的進攻態勢。5月份首批四款產品全部高價、高配,雖然市場銷量平平,但是也賺足了眼球。同時,高配的硬件性能更是幫助聯想擺脫掉“彩電外行人”的帽子,為其進一步拓展市場贏得了不錯的口碑積累。
相比聯想的實力,小米、樂視等則必須謹慎。小米機頂盒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但是,其銷售數量是多少、定價體系如何都還暫不清晰。這與聯想一上來就強調高配的思路略有區別。也符合小米營銷上善于玩“懸念”的“蘋果范”。不過,業界猜測,小米智能機頂盒將可能是最便宜的智能設備之一,這不僅符合小米一貫的高品質低價位的產品風格,更符合小米機頂盒“試水”角色的定位。
小米進入智能電視市場的第一步,面臨的決策難題是:如何讓盡量控制成本的小打小鬧,鬧出不輸于聯想,直追蘋果TV,有實力“驚艷”一下傳統彩電企業的聲音來。這第一步的戰略,更多的是考略“營銷上”的需要,而不是產品利潤或者市場規模(上文已經分析過,智能盒子本身難以成為真正的“海量產品”)。甚至在營銷上,選擇了“小米手機最發燒的配件”(雷軍語),這樣的切入點——而不是直接切入平板智能電視市場。
相比之下,創維i.kan智能電視主機則顯得“策略上運籌帷幄”的空間更大。本身作為國內主要的彩電企業之一的創維,推出彌補消費者已經持有的彩電產品功能不足性的“盒子”,非常合適。同時,創維也是國內最主要的機頂盒廠商之一,在數字機頂盒市場份額不容小窺:以此為背景拓展一下產品線,將數字盒和智能盒都納入進來也未嘗不可。
在創維的盒子戰略中,有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云電視主機”。這個來自PC產業的主機概念,讓人們對創維盒子浮想甚多。在PC市場,臺式機的主機和顯示器是分離的:雖然一體機也在成為一類新興產品,但是主流市場依然追逐主機和顯示器的分離配置。那么在智能電視市場是否也擁有一個這類型的產品市場空間呢?消費者對于主機和顯示器分離的電視機會有什么反應呢?雖然這些還是未知數,但是創維的“名稱”創新,至少說明,未來市場擁有這樣的可能性。
在智能電視新手陣營的另一端,還有一批特色的品牌:他們按道理也不能算新手啦!例如牡丹、樂華等。這些品牌本身就是電視品牌,只奈曾經經營不利,離開了這個市場。但是,新近又紛紛重返電視行業。老品牌的復出固然是看到了彩電產業巨大的商機,更與彩電市場這兩年具體的格局轉換有關系。
老品牌復出的機遇,第一點在于,面板產業進入買方市場,全球面板產能相對過剩,這有利于新手企業獲得面板資源,并以較低的代價進入平板彩電市場。老品牌復出的機遇,第二點則是智能彩電的興起。智能電視的顛覆性,使得市場更為混亂。混亂的市場必然增加新手們成功的機遇。同時,智能電視的配置復雜性、技術來源的通用化,外圍化,使得市場中的優勢彩電企業和新手在技術性競爭和產業鏈性競爭上處于相似的地位,提供了更多老品牌復出的空間和機遇。
綜上所述,彩電市場現在的品牌格局可謂“風起云涌”。新手不斷涌現,老手也愿意主動推陳出新。而這些不安定因素的背后,都指向同一個目標:智能電視。無論這些新手的產品形態如何、定位如何,甚至技術水平如何,如果沒有智能電視的興起,恐怕彩電市場就不會有這么多的熱鬧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