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博弈成為發展掣肘。網絡電視自誕生之日起就烙上了廣電與電信兩大陣營對壘博弈的印記,三網融合有助于問題的解決,但現階段網絡電視遭遇的發展困境同樣也是三網融合向前推進的堅冰。從1998年國內首次提出“三網融合”概念至今,這一在國外早已暢通無阻的“信息高速公路”之所以在中國久拖未決,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電信和廣電的利益之爭。彩電企業進入內容平臺,電信發展IPTV業務,觸動了廣電系統的“奶酪”,網絡電視淪為部門搏殺的犧牲品。
2010年4月21日,國家廣電總局向各地廣電局發出“41號”令,未經廣電總局批準擅自開展IPTV業務的地區,要求限期停止相關業務。電信運營商在IPTV領域的強勢出擊,已經觸碰到廣電系統的根基,廣電系統出于利益保護出招保底,致使三網融合陷入僵局。與此同時,網絡牌照花落廣電系,使電信運營商不得不依靠與廣電企業的合作才能開展相關網絡業務,部門矛盾逐步激化;網絡電視牌照限制在幾家國有廣電企業,使得民營內容提供商與家電廠商難以進入產業鏈前端,國進民退之憂在網絡電視領域真實呈現,創維與迅雷合作開發的“酷開網”,就因迅雷不具備提供內容資源的資質,被廣電總局封殺。
節目資源貧乏,內容監管存在漏洞。處于初創期的網絡電視,可供用戶點播的節目數量非常有限,且多數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現象,網絡電視強大的互聯網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致使其形同虛設。另外,根據網絡電視交互式、雙向化的節目特性,應該有大量的互動節目供用戶收看,然而經營者只是簡單地對影視作品進行壓縮轉換,互動性無法凸顯,用戶體驗也遠遠未能達到。2010年5月19日,谷歌推出了既可以為用戶提供現有電視體驗,又增加了互聯網功能的GOOGLE TV。它會為用戶設計新的電視界面,又可以進行網絡搜索,也可以下載網絡視頻,登錄社交網絡,進行網絡游戲等多功能應用。這一產品擁有的海量資源,將會對國內電視消費者的消費體驗產生刺激效應,用戶會以此為標桿來衡量國內現有網絡電視的封閉內容,而如何解決這一存在的業務落差將成為國內網絡電視產品迅速成長的關鍵考驗。
到目前為止,網絡電視業還缺乏規范的內容審核制度,更缺乏專業部門對內容進行全面和實時監控,這讓一部分經營者有了可乘之機。為吸引用戶,降低成本,他們不惜播出一些對社會有負面影響的內容,如電視廠商自建內容平臺涉黃、網絡電視內容侵權等。網絡電視作為三網融合時代下的新興發展業務,也難逃淫穢、盜版內容的污濁與毒害。
可持續性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縱觀國內,尋找新媒體的商業模式是困擾業內多年的難題,網絡電視雖在起步階段有優勢,但在可持續性上卻尚不明朗,尤其是在網絡電視的產業鏈上,尚缺少一個專業的運營商環節。從用戶轉化率來看,網絡電視起點問題的解決,依托的是電視機的市場營銷,而非其互聯網功能。而依據目前的電視營銷市場,從網絡電視機的用戶轉化為網絡電視用戶的比率還較低,這將是影響網絡電視產業可持續性運營收入的關鍵;從支付渠道來看,網絡電視目前提供的內容主打“免費牌”,以集聚用戶做高人氣,未來必然走向收費,支付渠道的缺失成為其盈利模式的軟肋;從業務收入來看,網絡電視通過家電賣場進行全國性分散銷售,在收費體系上,無論是家電廠家還是牌照商都很難采取固定月費模式;從消費市場來看,現有的網絡電視產業只針對網絡電視一體機的新增市場,而國內尚有數億個不具備網絡電視的存量市場,如何實現存量保值、增量分成,還尚待網絡電視各運營商在業務的初步深入中探索更完備的盈利模式和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