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網絡電視全面發力、迅速成長的一年。然而,網絡電視牌照的限制發放,多省市IPTV業務叫停,廠商自建內容平臺受限……網絡電視在政策的頻頻出拳下命運堪憂。作為三網融合時代下的重要多媒體終端,正確認識網絡電視誕生及其發展的歷史性意義,是當前認識三網融合的一大切入點。本文擬從三網融合的時代特征出發,通過找尋三網融合與網絡電視的共同命運連接點,去探索網絡電視發展的必然路徑,這不僅有助于三網融合向大趨勢邁進,更是助力于網絡電視的未來發展之路。
時代造就:網絡電視應運而生
三網融合催生網絡電視。只需接一根線,付一次費,用一個終端,就可同時享受看書、打電話、看電視、上網等豐富又便捷的信息服務與文化消費,這或許是新時代人們最希望實現的三網融合愿景。2010年初,國務院做出了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的決定,翹首以待的三網融合機遇終于來臨。1998年,中國政府提出要“三網融合”,但推進的過程中遭遇體制、技術等方面的“瓶頸”,遲遲未能實現。跨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體制的松動與技術的突破,使三網融合成為大勢所趨,成為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基于三網融合之上的三“屏”融合,也將塑造一個全新的產業面貌。網絡電視順勢成為我國電視產業叩開三網融合大門的轉型產品,成為三網融合下電視與互聯網聯姻的全新產物。
網絡電視發展現狀。在三網融合的重大契機下,網絡電視邁開強勢的發展步伐。2009年,國內電視廠商就相繼推出以“互聯網概念”為主打的電視產品,銷售成績不俗,頭炮出擊就達到整體平板電視銷量的15%~20%,銷售量近300萬臺①。2010年,更是國內家電巨頭在網絡電視領域集體發力和全面競爭的一年,TCL、長虹、海信、海爾、康佳、創維等,都紛紛推出了具有互聯網連接功能的電視產品,極力搶占網絡電視市場份額。在三網融合趨勢下,網絡電視將會是未來中國試聽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時代預示:網絡電視前景廣闊
市場需求的急劇擴張。截至2010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到4.2億,突破了4億關口,較2009年底增加了3600萬人②。網民數量的爆發性增長促使人們開始追求更為舒適便捷的網絡使用方式,而網絡電視集便捷性、智能性、舒適性、共享性于一身,契合了人們的收視需要,成為三網融合下消費者休閑娛樂的最佳載體。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國內消費者對網絡電視的認可率達80%以上,實際有購買意向者在55%以上③,可以預見,消費者對網絡電視的期待與青睞,在未來的三網融合時代,還將更加明顯。
新的家庭生活方式。進入互聯網時代,網絡點對點的傳播方式使得家庭的空間越來越隔離,豐富的網絡生活已經日益取代正統的電視生活,以前三代同堂坐在客廳共享天倫的場景在互聯網時代已經日漸模糊了。然而,三網融合的時代機遇,使“電視互聯網時代”加速來臨。網絡電視的誕生,實現了電視與互聯網的功能聚合,也實現了家庭的功能聚合。一家人打破了互聯網時代孤立的生活狀態,聚在一起共看電影、共玩游戲、共享資訊,不僅符合“人本化、家庭化”的電視產品理念,也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家庭娛樂式體驗。
彩電進入“智能”時代。中國彩電行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涌現出像海信、康佳、TCL、創維、長虹、海爾等這樣的國際知名品牌,行業在全球范圍領先。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的不斷融合,彩電行業開始進入平板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新階段,彩電業的競爭也已從單純以產品技術競爭為籌碼,逐漸演變為依賴內容、軟件、芯片等多元素的綜合平臺競爭。網絡電視以其內容的多元化、技術的先進性、功能的全面化,成為彩電廠商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契合了彩電行業更新換代的時代需求。順應三網融合的發展趨勢,彩電產業還將繼續變革,以符合三網融合這一時代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