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用投影機市場上,也并非沒有3D的身影。作為全球第一家推出3D投影產品的企業,優派在09年全球第一款3D投影機國內上市的時候,就明確指出了3D技術在娛樂市場的價值。
2009年下半年,國內市場上市的數款高亮度低價1080p投影機也標明3D概念。這些機器基本具有1700-2500流明的亮度,1080p的全高清分辨率,并更多的針對視頻應用做了性能上的優化,能夠較好的顯示電影等家用媒體素材的效果。該類產品目前的平均價位在8000-10000元。
進入2010年,除了1080p產品720p家用投影機也開始在3D概念上做文章。宏基和明基是這一市場的代表。720p產品比較1080p產品價格更低,甚至全套3D應用的價格也只有6000元,能夠滿足更多玩家的需求。另一方面,作為入門機型的“娛樂投影機”在3D功能的配置上更是領先,3000多元的價位,十余款主流產品可以選擇。
雖然這些投影機產品都具有家用和3D的概念,但是行業人士業已發現一個非常特別的情況,即這些產品雖然主打家用,但是其產品性能相對于傳統家用投影機,更接近商用產品。尤其是較高的亮度,已經達到主流商用產品的入門級別。在視頻影視的播放上,這些產品的性能表現則一般,如果將其應用于會議室和教室,其實這些產品已經是相當不錯的寬屏幕會議、教育投影機。
3D投影家庭影院的“亮度”之哀
在絕大多數的3D顯示技術之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理論值最低50%的亮度損失。為什么會有這么高的亮度損失呢?
因為人們擁有3D的感覺來源于左右眼的視差。而大多數顯示設備自身是平面的,它顯示的畫面大兩眼沒有天然的視差。人們想看到3D效果就必須認為的將左右兩眼的觀看分開。或者顯示設備用不同的時間片顯示左右眼的畫面(目前多數家用3D設備的方案),或者是利用光的偏振,在空間上把左右眼的畫面分開。
無論哪種技術,都意味著平面顯示設備要“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而一臺顯示產品的亮度水平是一定,如果要在空間上、或者時間上為兩眼提供不同的畫面,則意味著在另一維度上主要的顯示性能“亮度”的浪費。而這個比例至少是50%,一部分產品甚至能到60%以上的亮度損失。
一方面是實現3D顯示必須面對亮度損失問題,另一方面是保證較好的畫面效果必須達到一定的亮度水平——這個水平對于家庭影院欣賞,通常是在800-1200流明。這就是為什么那些低端1080p投影機一旦具有3D功能,大多數亮度都會提升很多的原因了。
與投影機亮度有關,并且也是家用中,必須認真考慮的另一個參數是對比度。高亮度投影機沒有高對比度,這已經成為常見商用和家用投影市場上的共識。同時,僅僅追求高對比度還不是家庭影院專業性的體現,家庭影院還特別強調畫面“黑的是否徹底”,“暗部細節是否足夠豐富”。對于被動發光,依賴屏幕反射成像的投影機產品,過高的產品亮度就會對黑色顯示效果構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