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2009年的投影機銷售年度統計紛紛出爐,各大品牌都一路高歌猛進的態勢,于是今年年初的投影機市場出現了品牌“大躍進”的風潮,一方面是底蘊雄厚的日系品牌的低調穩定,另一方面則是一些迅速崛起的新興品牌在高調備戰,這差異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呢?
投影機市場增長的背后
2009年的市場增長的確讓人感到欣喜,尤其是一些二線和新人的表現尤其值得稱道,他們幾乎直接貢獻了整個市場增長的絕大部分,超越預期的表現讓這些品牌得到了鼓舞,因此2010財年的年度目標出爐之后就出現了集體“大躍進”的現象,(雅圖14萬、三星10萬、日立18萬、NEC 14萬……最少的一個也有90%的增長計劃)而筆者看來,這背后還有廠商們嚴重的危機感。
所以要給這些品牌澆冷水,是因為2009年度的投影機市場的整體增長速度并未有實質突破,新興品牌的增長更多乃是東芝退出的直接獲益,而銷售總量依然保持了穩定的增長,產品的主要出貨比例在標單市場的份額也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即便對于年度銷售冠軍日立而言,其市場份額也僅占一成。
這里面最直接的例子是明基,明基上半年連續拿下Q1\Q2的銷售冠軍,但依然在Q3被日立逆轉,這充分說明了零售對于行業采購的競爭無力,而日立投影跨過10%的這道坎固然值得慶賀,但其整體銷售利潤增長有多少,相信日立也未必高興得起來,如果有可能的話,或許日立會喊出“翻番”的目標口號吧!
屁股決定腦袋
為什么日系低調?索尼、愛普生是日系品牌的代表,他們憑借多年市場運營的積淀,在市場上有了自己獨特的割據形式,由于新光源和3D的推動,3LCD的式微讓他們逐步轉向守勢,他們所追求的僅是穩定或緩慢的增長速度,爆發式的份額擴大已不可能,因此他們保持著低調,希望繼續憑借口碑和品牌影像穩定經營。
與此同時,宏基、雅圖、三星非一線集團的高調就不難解釋了,一方面瓜分東芝份額使其獲益,同時新品牌強大的沖力和經營策略使其飛速增長就使他們開始具備了插入一線集團的可能,因此他們可以做出09年不敢想象的夸張計劃,同時也是一枚照亮渠道銷售的信號彈,這期間既有壓力與動力的博弈,也是提升目標對經銷商的心理暗示,能完成固然皆大歡喜,即使完成一半也是不錯的收成了。
另一方面,日立、NEC則指望依靠渠道的強力支持:二者在國內均采用全國總代理的方式,而且二者是這個總代理手里唯一一張有價值的牌——品牌和渠道間近乎于生死關系的捆綁,讓二者在渠道支持力上獨具魅力。18萬,異或15萬的目標雖然有些高了,但是也并非不可能。在認準了薄利多銷的戰略之后,如果銷量能穩步提升也不失為高明之舉。
屁股決定腦袋。到最后能夠決定投影機產業誰去誰留的已經不是高端市場、不是技術實力的比較,而是那些看起來就像雞屁股一樣不值得禮遇的低價值、低端市場,是零售商務、班班通和文化共享。
吃人的增長
雅圖2010年的目標是14萬。為什么雅圖會有這樣的雄心:短焦、白板投影的創新固然可貴,神碼的渠道力量也非同一般;更為重要的是已經有人做出判斷,2010將有更多的品牌退出市場——聯想、海爾已經明顯表露退意,第三個將是誰呢?無論如何這些選擇退的廠商自然會給雅圖留下巨大的空間。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如果銷量一直徘徊在6萬以下,雅圖的前景也將只有一個退字,如果銷量升不到10萬,雅圖也不會有太多的錢賺——這就是雞屁股的廉價市場,規模決定一切。
90%銷量增長,25%來自于投影機市場的自然增長,30%來自于對其他品牌份額的強度,35%來自于其他退出市場的品牌留下的空白——這就是2010年任何一個獅子大開口的投影機品牌,最可能規劃下的市場增長戰略:更是一個“吃人”的戰略——不吃掉其他的幾個品牌,不可能完成的戰略。
同樣的危機籠罩著國內市場所有的投影機品牌。2010年不僅是轉折點,更是暴風雨將來臨的一年,是任何投影機品牌不得不正視的關鍵生存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