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交通、媒體、廣告、金融、教育等行業對顯示效果的追求,商用顯示器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據業內人士預測,未來4至5年國內商用顯示市場規模將由目前的300億元進一步擴大至500億的規模。特別是高端專業性大尺寸顯示產品市場,在2010年出現翻番的增長,銷量增長絕對值超過百萬臺,成為整個平板顯示產業上升最快的細分領域。
商用顯示市場走進差異化,細分時代
商用顯示市場巨大的市場潛力逐步被發掘,同樣也吸引了傳統顯示器制造商、黑電廠商,以及一些新興中小企業的參與。如三星、飛利浦、夏普、松下等顯示屏廠商,甚至英特爾等軟件提供商均在近年大力度挺進商用顯示市場。
伴隨商用顯示行業的逐步成熟,市場格局也將逐漸明晰。由于商用市場使用環境苛刻且各異,除規模化量產的通用型產品外,針對不用應用領域的客戶滿足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因而,產品甚至渠道的差異化,細分化,也就成為企業抓緊市場命脈的法則。
以飛利浦為例,僅42英寸機型就推出分別針對大眾應用市場、特殊功能需求用戶、大尺寸拼接用戶的普通型、行業增值型及窄邊型產品類。又以三星為例,公司在國內業務除兩家總代分別負責拼接產品和單屏顯示產品外,更針對各細分行業市場發展了多家VIP SI,從而把握了行業內的控制和主導能力。
對于中小品牌而言,企業更為靈活機動,深入了解客戶能力更強,利用“差異化”找準細分市場,填補大品牌無法觸及的客戶“盲區”,也就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機遇。比如高亮顯示器、防爆、防塵、防水顯示器的推出,正是通過找準市場,滿足了特殊用戶的使用需求,從而為企業贏得了立足點。
商用環境類型復雜多變,伴隨行業成熟進程深入,細分和差異化的趨勢也將更加明確。誰能準備把握用戶需求,誰就能最終贏得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