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等于快樂!快樂正在改變著校園的流行,快樂也正在促生著高校教育模式的悄然變革,快樂正引領當代大學生們成為勇于創新、敢于創造的新新一代!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大學生今天是生力軍,明天將成為主力軍!
3D好看、好玩、酷炫、刺激,極大地吸引和激發出了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鉆研和快樂體驗!不再沉迷網吧玩別人作好的游戲,不再應付老師的點名和考試的成績,不再滿足課堂上枯燥的理論灌輸,不再停留于到車間工廠走馬觀花看熱鬧……3D大賽讓大學生發現了新的玩法,新的動手參與、自我創造、自我實現的體驗,找到了新的屬于他們的自己的快樂和方向!
全國3D大賽已經成為推動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形式和途徑之一,也已經成為推進院校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模式變革、推動大學生創新實習、實踐的重要平臺,得到了廣大教育專家的肯定。
清華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黨委書記王建民教授認為,全國3D大賽不僅給高校創新實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展示舞臺,也為富有創新意識的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實踐和學習平臺。山東省政協常委、山東大學教授張慧在講話中說,3D大賽有深度、有廣度、有高度,大賽有利于各學科的融合,促進了大學生工程能力和創新素質訓練,“挑戰杯”形成良好互補。長春工業大學副校長胡明說:“3D大賽與各個專業學科都相關,與高校的改革發展方向完全吻合。”青島理工大學副校長張健表示,從3D大賽中看到3D確實很好玩,學生有興趣,很有求知欲,從填鴨式教育到快樂教育,3D大賽有可能引發教育的一場深刻變革。中國探月工程專家、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倪師軍認為,3D大賽是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的希望,正引發大學教學模式的變革。
隨著全國3D大賽的日益深入,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訓、以賽促用、以賽促新”的宗旨獲得了各大院校的廣泛認同、支持和實踐。
四川美術學院通過教學實踐,探索出了一條“將企業資源引入學校,搭建實驗教學平臺;將項目引入教學,實現課程項目化;將生產流程引入課程,實現實驗實戰化;將行業管理機制和標準引入教學管理,實現作品產品化”的教學新方法。大大提高了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畢業生連續四年就業率達到98.2%以上,不少優秀畢業生已成為行業和高校動畫專業的骨干力量,部分學生還在國內藝術界具有一定影響。許多畢業生已成為騰訊、網易、金山、盛大、環球數碼、育碧、宏夢等十余個知名品牌公司和國內20余所高校的業務骨干,四川美術學院成為推動西南地區及國內動畫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推動大學生就業、創業 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
3D大賽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訓、以賽促用、以賽促新”,始終將培養人才、選拔人才、推動創新、促進產業作為大賽的指針,努力為全國不同地域、行業和特色的院校師生選手、企業選手搭建現場切磋交流和相互學習的平臺,為校企之間搭建人才培養和直通就業的合作平臺,為科研機構、應用企業與高校間搭建技術引領與技術合作的平臺,通過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并于大賽頒獎盛典現場舉辦了用人企業代表與獲獎選手代表“就業簽約”和“產業化種子基金簽約”活動。
成都理工大學盧鳳嬌:3D大賽是我的職業“紅娘” 3D大賽,因為是這個活動,我才能在后來求業的道路上如此順利。無論是初賽還是復賽,都對我們的專業技能是一種學習和挑戰的機會,尤其是全國總決賽。
四川農業大學獲獎選手蔣峰等簽約美的公司:由于在參賽過程中表現出色,美的公司蔣峰同學簽訂了就業協議。這是美的公司總部首次在四川農業大學招收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專業的學生。
“毛澤東號航母”作者濟南大學FISTEAM團隊:全國3D大賽的消息讓我們萌生了用3D技術打造航母的想法!在周圍的人們都的質疑和勸解聲中,我們用實際行動歷時三個月,在全國3D大賽復賽中,我們打造出了引發全社會廣泛關注的《毛澤東號航母》!
全國3D大賽讓夢想、幻想和暢想變為創新實踐!在3D的世界里,他們實現了自我超越;在全國3D大賽的過程中,他們實現了破繭成蝶的成長。全國3D大賽給他們指引了方向,許多同學自覺地離開了網吧回到了教室,在產品外觀造型、結構功能模擬、動畫效果制作、未來世界構想中自我創造、自我實現。這也是全國3D大賽留給參賽選手們的最大財富。
與此同時,全國3D大賽每年都涌現出了一批批優秀、實用、具有良好市場開發價值的創新作品,不僅申請了國家專利保護,同時大賽秘書處還通過各種形式積極進行牽線拾橋,推動創新設計的產業化生產轉化;還積極探索創新機制建設,與常州市政府等多家單位合作,共同設立了“全國3D大賽種子基金”,加大對重點優秀作品的篩選和推薦立項的制度安排,不斷探索產業化合作的新形式,為全國3D大賽優秀設計作品的產業化提供平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