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備受關注的北京市家電“以舊換新”將正式招標。記者昨日獲悉,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和北京市財政局出臺的招標文件中對于銷售企業的兩條硬性標準讓所有的家電制造企業犯了難。這兩條硬性規定是,“在北京地區注冊三年以上或去年在京納稅額達到500萬元以上”,以及“注冊資金不低于5000萬元”。記者從多家家電企業了解到,除了連鎖賣場及大型商超,制造企業沒有一家符合上述標準。也就是說,對于北京市的家電“以舊換新”,家電制造商可能在銷售招標環節要被“剃光頭”。
彩電企業無一是獨立法人
“我們準備了標書,不管成與不成,先投一下再說。”昨日,一位彩電企業北京分公司老總對記者說。讓他無奈的是,他們公司在北京并不是獨立法人,也就更沒有注冊資金一說。僅這一條,就被卡在了以舊換新銷售企業招標的大門之外。
根據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及北京市財政局日前下發的“北京市家電以舊換新銷售企業招標”公告,投標人必須在北京地區注冊三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或2008年在北京地區納稅額達到500萬元以上。就目前的狀況看來,只有連鎖賣場及大型商超符合上述標準。
據記者了解,像創維、海信、TCL、康佳等彩電企業,在北京都是分公司,沒有一家是獨立法人。另外,記者從幾大彩電企業了解到,它們去年在北京的納稅額多在400萬元左右,達不到規定中“納稅額500萬元以上”的條款。
與彩電企業相比,白電廠家的狀況似乎稍微好一些。格力、美的、海爾在北京都是獨立法人,但注冊資金卻達不到5000萬元。投標人限制政策幾乎“一刀切”地將生產企業的銷售渠道排除在外,廠家自己的經銷商、專賣店等都被排除在了政策之外。
美的空調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張文峰昨日表示,限制生產企業銷售公司投標的最大門檻是注冊資金不低于5000萬元。經銷商雖然都符合獨立法人的要求,但很少具有5000萬元的注冊資金,而美的空調本想以北京銷售分公司名義投標,中標后采用授權的方式,使各個專賣店可以從事以舊換新業務,“但北京分公司的注冊資金也在1500萬元左右,不符合投標要求。”
“我們曾經找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溝通,但對方說規定就是這樣。”一位家電企業負責人稱。
投標人門檻較高,被業內稱作是為家電賣場量身定做。昨日,蘇寧電器華北大區執行總裁范志軍表示,蘇寧電器符合投標人要求,蘇寧北京分公司注冊資金為2億元。他認為,相關部門做此限制是為了保證以舊換新商家的信用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