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喬治·貝利被任命為索尼首席改革官。他將直接向斯金格匯報工作,并與索尼消費產品與設備部門、網絡產品與服務部門進行協作。貝利在IBM擔任了5年的電子產業部門全球主管顧問,擅長改進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的業務模式并實現盈利。貝利曾贊揚蘋果的業務模式,并專門將其與索尼進行比較。在就任索尼改革官后,貝利很可能會根據開設專賣店的蘋果模式對索尼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
不一致的步調
學習蘋果模式,這聽上去是個不錯的主意。
5月10日,索尼與美國有線電視運營商康卡斯特宣布,兩家公司攜手開設的零售店即將正式開業。索尼將利用零售店向消費者展示其最新的技術與產品。雖然消費者因經濟衰退而削減支出,但蘋果的專賣店業務策略卻獲得巨大成功,微軟也宣布了開設專賣店的計劃,因此索尼決定效仿蘋果與微軟的做法。
而兩天之后,斯金格更是酸溜溜地說,如果索尼數字音樂業務從一開始就堅持使用開放技術標準,公司原本可以在該業務領域擊敗蘋果。對此,華爾街人士評論說,斯金格將西紅柿種在了自家廚房,卻抱怨它享受不到外面美妙的陽光。
斯金格的上述言論表明,盡管技術一直是索尼的法寶,但其已決定改變相對封閉的企業文化。在此前的消費電子展上他也指出,索尼將重點推出可連接網絡、具有長期價值、開放并使用綠色材料的新產品。
此外,斯金格還格外強調消費者的重要性,認為現在是消費電子企業改善對消費者理解的極好時機。他說,5年前制造公司被當做這個行業的王者,但那是錯誤的,現在互聯網已經改變了這種關系,索尼只能適應互聯網帶來的變化,否則將輸給競爭對手。
不過,聽聽索尼影視娛樂公司CEO邁克爾·林頓之后說了些什么吧。
5月14日,在錫拉丘茲大學舉辦的一次早餐會上,林頓公開表示了對互聯網的態度:“我覺得互聯網沒有帶來任何好處,因為幾乎所有的人都可以隨時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就好像紐約麥迪遜大道24小時開放一樣。他說,網民把這些都視為理所當然,他們叫嚷著,把東西給我,不然我就去偷。”
林頓發表的上述狹隘的評論反映了索尼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在此前的戰略中,索尼沒有真正地與網絡新技術充分融合;而眼下,部分故步自封的領導人仍然堅持舊有的經營方式,對互聯網等新生事物抱有抵觸情緒。為此,自4月開始兼任總裁以來,斯金格在核心管理層中大膽起用了年輕員工,以減少改革面臨的阻力。
不過,斯金格尚未披露索尼復興計劃的具體細節。日本共同社說,在產品方面,他僅僅提出了強化產品間互相兼容的策略,目前尚未出臺更明確的具體方案。關于專賣店也未有具體而有力的舉措。當然,徒有專賣店也不夠,索尼如不致淪為東施效顰,還需要提供如當年革命性便攜式音樂播放器“Walkman”等先驅產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