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39年,世界上第一臺電視在紐約被展出,據Nielsen說,直到1950年,電視觀眾監測技術才首次出現,又經過了四年,這種自動監測技術才姍姍出現。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現在,互聯網產業在連接和監測方面做得已經愈發成熟,這在15年前甚至還是不可想象的。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注意到戶外數字信息網絡的監測,這項產業同樣是一種新興的卻又極具發展前景的商業模式,也可以為更多的用戶提供更好地商務運營模式。
通過Digital Signage Expo 和 Global Shop展會及通讀了大量的白皮書和相關文章,并收聽了有關這一行業的相關報告,我們找到了很多答案,也發現了眾多問題,我認識到,我們現在對觀眾監測技術到底還擔心什么?問題在哪兒?畢竟,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
我們利用什么樣的工具去監測?
去年,戶外視頻廣告局(OVAB)介紹了首個全面指導方案,旨在了解在某個特定空間、特定時間觀眾的情況。在“OVAB Audience Metrics Guidelines”的第二十四頁,還這樣寫道:“三種顧客都可以與此緊密相關,像調查供應者、媒體賣家和買家。”
網絡業主與此相關么?如果是這樣,這種聯系包括哪些方面呢?我知道至少有一個100強的零售商沒有參與本次討論。
在“針對數字標牌的監測和分析”這篇文章中,James Bickers這樣寫道,“OVAB計劃在其38成員公司里加強這種指導方針的推廣,并希望可以促使在這種最佳的觀眾監測手段在數字標牌產業中獲得更廣泛地應用。”
什么是社區?為什么數百甚至上千的網絡還并非OVAB的成員?這種指導方針到底該怎樣推廣和執行?網絡業主會不會對OVAB言聽計從呢?為什么客戶拒絕了財富100強名單中的一家零售商呢?
Dave Haynes在其博客(2月14日)中寫了這樣一篇文章——“你是OVAB的忠實擁篤么?”他表示,即便是應用了這些指導方針,網絡業主還需要同第三方建立相關的實施措施。
我們知道,沃爾瑪決定退出PRISM項目,我們還了解到POPAI的MARI項目計劃。Bill Gerba在一月27日發表的“不應用Nielsen PRISM的戶外媒體和數字戶外數字標牌”一文中表示,這是MARI在前進路上邁出的一大步。
據Janet Stilson在MediaWeek網站上的文章介紹,Traffic Audit Bureau已經為戶外產業分四年注資2千萬美元,這可是對戶外廣告標牌強有力的支持。
Digital Dirt 的Teri Moore在其文章中這樣寫道,我們將充分強調該指導方針的投資回報率,這也使得我們為廣告客戶提供更為精確的監測報告。
Intellimat (現在叫LevelVision)商務發展部高級副總裁Scott Templeton這樣說道,他可以從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那兒吸納更多的資金,這是因為我們擁有一個完善和良好的數字網絡管理模式。
Arbitron Outdoor的總經理Rob Winston表示:“數字標牌并不是容易選購的,每個網絡模式都可以提供獨特的價值主張,它們在雜貨店、餐廳、酒吧、公交系統、商場、候車室中都有不同的應用模式,也都發揮了自身的優勢。”
Bill Yackey在去年12月發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戶外數字標牌觀眾度量研究的關鍵”(Research Key to Providing DOOH Audience Metrics),文章指出,從這一層面上講,這一標準并不是那樣的嚴格,希望可以通過各種網絡獲得各類觀眾的研究資料。
Moore女士和Templeton先生應用了OVAB的觀眾監測指導方針了么?如果沒有應用的話,他們拿什么度量其相關矩陣呢?如果這里有什么不同之處,如果OVAB的指導方針是一項極為成功的案例,他們為什么為選擇另外一組不同的數據呢?如果這一方法測量的數據可以呈現出積極的投資回報率,而其它方法不能,我們到底應該相信誰呢?
相關文章:
Vertigo Group數字告示牽手CognoVision觀眾判定技術
Dynasign 和CognoVision聯手發布數字標牌觀眾監測技術
TruMedia推出最新數字告示觀眾判定技術
1-2-1VIEW推出新數字告示DSP芯片
NEC將上市可分析廣告效果的數字標牌系統
神奇!數字標牌廣告正注視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