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消費產品突破關鍵在品牌建設
無論是同方的計算機產業還是液晶電視產業,其實都面臨著一系列共性的問題。同方的品牌到底如何定位、產品創新的路線如何勾畫、渠道如何拓展、品牌美譽如何加強……這些共性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同方在消費市場做大做強的關鍵。
“同方沒有差異化的東西,同方電視和人家的一樣:人家搞什么同方也搞什么,而且許多時候沒有別人搞的有聲有色”,一位熟悉同方液晶電視產品的人士這樣分析。對于一個領域的新品牌來說,品牌定位,或者說是市場定位永遠是第一位的。這個定位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研發、渠道建設、品牌宣傳等各個方面的戰略。但是同方液晶電視上市兩年來一直沒有給業界留下一個屬于同方品牌的“印象”和定位。
在計算機市場上,同方同樣有著這樣的痛楚。雖然是國內市場排名第三的民族計算機品牌,但是“同方”這個字眼究竟代表什么意義呢?聯想可以看成是品質、服務和民族企業國際化的代表。而在同方身上則找不到準確的解釋。沒有明確的品牌定位,是導致同方在筆記本市場、上網本市場連續出現戰略落后的內在文化原因。
在同方的整個產業集團中,在工程型、商業性的業務上,同方無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但是在消費產品上,同方卻一直未能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品牌號召力。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消費市場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其一是向低價格產品靠攏,其二是具有高品牌忠誠度的企業活得很滋潤。
在同方液晶電視應對金融危機的策略中,同方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王良海指出,首先還是降低成本,“包括時間成本,因為產業鏈上每個環節都希望加快資金周轉,提高效率”。而在同方計算機產品上,同方也押寶于“低價格”的電腦下鄉市場,押寶比例甚至超過半數。同方這種在市場策略上過多倚重“低成本、低價格”的做法,已經在同方的消費電子產業中形成了一個循環體,并成為同方品牌美譽度提升的關鍵障礙。
同方的產品和品牌始終面臨著特色不明的隱憂。沒有良好的品牌,消費者記不住你、不認可你;沒有個性的產品,則不會有屬于企業自己的品牌文化。品牌和產品是相生的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單純依賴于低價格戰略的市場戰略必然形成品牌價值的“損”而不是“榮”。
在同方的08年財報中,計算機和液晶電視就像兩塊考熱的山芋。誰也不能否認這兩塊市場的巨大的未來市場價值,但是今天的同方吃起這兩塊山芋來卻有些燙嘴。對于同方,要做大做強消費類產品,“怎樣通過產品經營品牌,同時通過品牌經營產品”是一個必須被解開,并關系同方未來發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