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值業務之天時篇----順勢而行
從IPTV的增值業務來看,我認為應該把其分成獨立型業務(人機互動)和配合型業務(人人互動)。并根據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予以分步實施。切不可一股腦全搬上電視,因順勢而為。
我們建議現階段以人機互動的獨立性業務為主推業務,如信息類服務、證券業務、卡拉OK、網上支付、投票、教育、單機型游戲等,用戶可獨立使用并滿足用戶某方面需求的服務。
至于人人互動的配合型業務可予以關注,但不是現階段可推廣的業務,如視頻通話等,除非拿來做秀。
以視頻通話為例,雖然用戶對于該業務都抱有很大的期望,但實際上用戶的理解和實際應用間是存在著一定差距的。視頻通話需要滿足的是用戶間的互動,但要使用戶滿意,就必須保證用戶對外通話的另一方也在使用IPTV,否則用戶裝了,卻發現無人可溝通,那這樣的業務就是擺設,作為用戶不會去探究深層次的原因,只會關注我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如果滿足不了,那么對IPTV的負面影響就會產生。
而且現在很多人對視頻通話的應用理解更多是想把他放在和異地以及海外親戚的溝通上,如果只是同城,需求不一定大(和費用也有很大關系)。因此,這類業務,如果在用戶規模和普及性沒有到一定基礎上,不要輕易推出。
2、增值業務之地利篇---因地制宜
隨著業務面向的地域的不同,在增值業務的指導思想上需是充分結合當地的實情來予以運營。
1)從業務形態來說:并不是每一項業務都符合在各大城市復制。而要充分考慮各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
舉例:如電視掛號或視頻看房等業務,適合在一線大城市發展,因為地域廣,時間成本高,可以形成用戶的需求,但如果在二三線城市,地域空間小,用戶的需求便不會顯得那么迫切。業務的必要性大大降低。
2)從業務發展來看:IPTV是地域化的業務,無論是內容還是業務的選型,都要結合本地特色,否則便是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白費功夫
舉例:棋牌類游戲,必須調研當地用戶的娛樂習慣,本地化定制,如杭州麻將,成都麻將等等
3)互聯網業務的同城化選擇:互聯網的業務模式是面向全球用戶的,而IPTV的業務模式是面向當地的,因此,互聯網的業務并不適合悉數照搬到IPTV。最適合IPTV上借鑒的互聯網成熟業務是可以同城化的業務,如婚戀或交友網站等。
IPTV增值業務,平臺可以統一化,但運營必須本地化。本地化運營,是IPTV業務的運營核心。他不僅僅針對增值業務,也針對IPTV所有業務以及關系到業務收入。
3、增值業務之人和篇---隨需而變
增值業務是需求推動型而非技術主導型,因此IPTV業務發展的關鍵在于貼近市場,根據用戶群體和市場的需求而推出相關的業務和內容。隨需而變
1)發揮SP的市場敏感性,以業務收益為衡量標準。
現在的增值業務的選擇過于強調技術性,但實際上很多獲利的業務可能對技術并不高,只是一個滿足了當前市場需求的IDEA。
如基于IPTV的彩鈴下載等技術含量低但收費空間較大的業務
2)結合用戶群體特性,進行業務設計。
如針對低幼學生的教育類業務,需要考慮孩子的自制力特性,變傳統的教學式為寓教于樂式。
針對成人的教育,可以職業教育為主,并針對一些特定事件,開展業務設計,如考研等
如電視短信業務,如果是停留在讓用戶自己寫短信進行發送,那是沒有發展前途的,但把短信由業務運營商事先根據用戶需求來進行文字設計,用戶只需要做選擇發送,那便會大大提高用戶使用率。
3)服務性業務的社區化需求
IPTV業務的發展是以用戶的需求為指向的。而隨著IPTV的拓展,未來的業務會逐步形成社區化特征。SP可以以社區為范圍,挖掘組織社區內的合作伙伴,來設計相關業務
如聯合社區范圍內的酒店、商店、影院、娛樂場所,以IPTV為平臺來為用戶提供近距離服務。
結論: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在合適的機會推出合適的業務屬于知天時,在具體的城市環境推不同的業務謂懂地利,把握不同消費群體需求完善不同業務就是明人和。只有多結合實際情況來做更多探索,IPTV才能真正贏得用戶的認可。
結語:IPTV產業發展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構成了增值業務發展的前提。增值業務不是簡單的照搬也不是虛擬的想像。不可唯技術論,而要唯用戶說。中國的IPTV產業還處在發展中,IPTV增值業務亦會是一條光明而曲折的探索之路,先驅和先烈并存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