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流毒毒理分析
前面已經提到高清電視(HDTV,High Definition TV)是家庭電視節目的最高規格標準,代表了人們對高品質家庭娛樂節目的渴望,那為什么要說“高清”是流毒呢?因為,高清真的離我們還很遠。
高清電視HDTV作為數字電視家族中標準最高的規范,要求在節目制作、信號傳輸、設備接收等三方面都達到數字電視家族中的最高標準,這三個方面如果有任何一個不滿足,都不能稱為真正的HDTV。而即使消費者購買了達到高清標準的平板電視,節目源的缺乏以及現有節目源的昂貴都會使高清成為一個徹底的夢想。雖然國外(主要是發達國家)以及國內開播了免費高清節目,但是我國剛進入數字電視改造階段,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會存在模擬電視與數字電視并存的局面;國外高清電視走進普及階段是在完成數字電視改造的前提下進行的:以國外的經驗,從2005年算起,至少我國還要經過5-10年的數字電視改造階段。同時,國內高清節目的銷售價格也還很難未普通大眾接受,例如央視高清頻道180元的包月費用,相當于我國一部分地區半個人的口糧。同時,不夠豐富的節目內容會使消費者覺得180元的價格更不劃算。如果以家用BD-DVD和HD-DVD影碟為主要內容源的話且不說每部碟片三四百元的價格,就是BD-DVD和HD-DVD碟機每臺三四千元的價格也恐怕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另一方面,即便國家能很快完成廣播電視數字化改造,改造后的數字電視頻道也是4:3屏幕比的標準清晰度電視,而不是消費者渴望的高清電視。這樣的畫面且不說不能發揮平板電視的高清優勢,而且在16:9的平板電視屏幕觀看還會產生畫面變形,影響觀看效果。
基由以上不難知道,“高清”離普通老百姓還很遠。電視廠家對高清的宣傳主要是為了迅速打開市場。而從實際的現實效果來看,CRT電視更適合老百姓使用,觀看正在建設的數字電視節目效果比平板要出色。同時,平板電視的價格也遠高于CRT電視。雖然對于西方國家,平板電視的價格已經完全進入普及階段,但是對于我國人民,幾千元甚至是上萬元的價格依然是最昂貴的家電(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高于1000美元)。平板電視高高在上的價格也說明我國“高清”普及還是一個遙遠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