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
在許多打印機測試是將‘打印速度’也歸列在‘打印品質’的范疇內,倘若打印出來的畫質效果相當細膩優美,但每打印一張都要等上5分鐘,那么也是會在‘打印品質’上打折扣。
|
液晶電視讓IT業者跨足消費性電子領域已是事實,然而國際IT大廠戴爾(Dell)不僅以液晶電視跨入,甚至也推出等離子電視產品,圖為Dell的等離子電視,目前有42英寸、50英寸兩款型號 |
同理,LCD的使用壽命也當以顯示品質的角度來權衡,這也是今日許多人仍對PDP等離子電視抱持猶豫的原因之一,就使用壽命而言,CRT最長、LCD次之、PDP最末。
關于CRT的長壽耐用特性已不需贅述,在此僅就LCD與PDP進行討論,就一般而論,LCD的壽命為6萬小時,PDP則為3萬小時,不過兩者都還有些細節要考慮,LCD隨著使用時間增長,體質較弱的液晶(或制造過程、長期驅控特性等因素)會開始難以精確扭轉,甚至不再受控,此時就會產生所謂的壞點,影響顯示觀賞時的美觀度。同樣的,PDP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其亮度也會逐漸減弱,一樣使顯示品質打折扣。
除此之外,LCD的部分還必須考慮背光問題,一般來說CCFL光管的壽命約在10000小時,而LED背光若能搭配感應調整技術則多能用上25000小時,然而兩者都低于PDP的30000小時,換句話說,LCD的顯示壽命也受限于背光壽命。
所幸的是,背光部分可以再行更換,以此來延續液晶電視的使用壽命,然而目前有推出液晶電視的家電業者是否有配套提供中期換替服務,則有待更進一步確認。
當然!也有人認為數字平面電視的發展尚未至全面成熟,包括數字節目的格式標準、數字視頻端子等都還在持續演進中,如此無論液晶電視或等離子電視都有可能尚未使用到壽限,就得面臨新規范標準時的淘汰更換。
注解:壞點還可區分成‘暗點’與‘亮點’,即是‘最暗’或‘最亮’狀態的像素壞損,然而‘暗點’在顯示上的礙眼、突兀程度低于‘亮點’,也即亮點對顯示品質的損傷較大,一般業者在銷售時只標榜‘亮點’數的控制,如完全無亮點,或僅有3處亮點(A級),而少去提‘暗點’問題。
結論
以上我們所談論的LCD顯示品質要項,大體是針對指標性的主項來論,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細項要求,例如色溫、Mura(來自日本語,而今已慣用成俗)、Gamma Curve(伽瑪曲線)、Crosstalk等,這些細項有些并不在產品說明書上揭露,只有在研發驗證與生產測試時,通過測量儀器才能夠得知,或肉眼雖可細辨其個中差異,但也無法具體量化表述。
此外,許多人重視電視的健康指數,因此對于電視輻射相當重視,此點反而是LCD的一大優勢,LCD沒有輻射,而PDP雖有輻射,但輻射量低于CRT,此外就電磁波強度而論也是LCD最佳,然而這已非顯示品質的范疇。
筆者建議:想要購買到一臺滿意的液晶電視,不要去迷信廠商的廣告和宣傳口號,在了解了上面介紹的各項參數以后,以產品說明書上的參數為參考,實際操作和感受一下液晶電視的實際效果。真正做到多看,多比較,多使用,這樣才能買到一臺稱心如意的液晶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