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投影機消費總量保持向上態勢。但是,這種增長的“力度”卻在逐漸下降。特別是2020年在疫情因素下,甚至出現了下滑。雖然2021年,行業規模再拾增勢,但是這種勢頭還能持續多久依然是疑問!
根據IDC歷史調研數據,2017年全年中國投影機市場總出貨量突破316萬臺,同比增長25.8%;該數據2018年為435萬臺、2019年為462萬臺、2020年為 417 萬臺,這一年同比下降 9.8%(十余年來首次下滑)。另據IDC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投影機市場總出貨量227萬臺,同比增長32.4%,大幅度填補了2020年上半年疫情導致的“銷量坑”。
但是,“疫情低基數填坑”式的高增長顯然無法繼續。例如,以近年來投影市場銷量成長的主力機型,智能投影看,2021年第一季度增幅高達46.3%、但是第三季度增幅只有20.9%、第四季度第一個月,即10月份更是出現了智能投影市場(不含激光電視)線上銷量同比下降6%的“欠佳”數據。同時,雙十一購物季期間,家用投影,包括激光電視和LED家投銷量均不及預期。
2021年第四季度,家投市場的投影增幅將再次創造七八年來的“歷史新低”。充分說明了家投市場,作為過去很長時間投影銷量增長主力,在高基數、更成熟的市場格局下,增幅持續下降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尤其是疊加了2021年交互平板、液晶黑板等競品對商務和教育市場投影需求的擠壓作用,即便有2020年疫情的低基數效應,行業人士對“投影產業2021年成績”依然不敢過于樂觀。全年500萬以上的銷量成績雖然代表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卻很可能也是行業高速增長期結束的標志。
在此基礎,2022年投影市場的增長將既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好的方面是,教育和商用市場的“拉胯”效應,在這兩大細分領域總基數大幅壓縮后,將極大的下降——2019-2020年,投影消費總量增長壓力的重頭戲,就是商教市場的萎縮;壞消息則是,智能投影這個增量主力,很可能不止一次出現月度負增長,季度增幅可能持續在2成或者以下的水平上——家投市場2018-2020年平均年增長100萬臺的成績,是否還能繼續,將有一定懸念。
不過,無論各個細分市場結構調整如何,2022年投影行業年度銷量突破600萬臺將基本沒有懸念。在行業基數夠大的背景下,即便整體市場增幅下降到1.5成左右的水平,其市場絕對增量依然不小。這樣的增幅維持三年以上,就足以在五六年后推動一個年銷量千萬臺的投影市場形成!
家用市場進入低增幅高增量時代,商教市場進入低量穩定期、工程市場維持低增幅”,這樣一個行業格局將在2022年及其之后,取代2018-2021年的“家用市場高增幅,商教市場高萎縮”格局,進而推動整個投影行業的增長進入更為穩健階段。
后記:對于2022年度的投影行業,雖然很難有顛覆性的技術出現,也不會有顛覆性的應用需求誕生。但是,市場發展勝在“可預知的穩健性”上。包括超短焦的進一步擴張,激光光源的市場下沉、商教市場的逐步在低水平上穩固、家投整體消費檔次的提升等等,都會是必然的事情。“這種穩中向好”雖然不會帶來過多驚喜,但是確是“最好”的局面:2022年的投影行業也將在這種穩定中,迎來一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