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到2021年,國內投影消費幾乎以每年數十萬臺,乃至接近百萬臺的規模在增長。幾乎同期,國內彩電消費情況卻“十分不樂觀”,產品年度消費高峰從近5000萬臺,下降到2021的4000萬臺!
一增一降之間的規律是什么呢?是投影機的大屏應用、差異化價值,日益深受新興消費一代,特別是80后、Z世代歡迎;反而,彩電產品傳統的應用方式、屏幕尺寸價值,在“娛樂視聽多元化”時代,日益失去部分消費者的心。這樣背景下,一個投影圈的基本共識,特別是家用品牌的共識就是“投影的未來必然與彩電碰撞”!
其中,不僅僅是激光電視這個明確可以代替彩電的品類,在“折騰”彩電市場;普通LED智能家投其實也是“彩電的敵人”——例如,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第二臺電視、臥室電視,在我國很多消費者選擇了用“投影”替代小尺寸的臥室電視,實現“小設備與大屏幕”的兼具。而從發達國家經驗看,第二臺電視、臥室電視,可能占彩電總需求的三分之一。
都是家用視聽設備,如果說沒有市場重疊和競爭,那是自欺欺人——事實上,手機視頻的發展,都能顯著影響彩電的消費量變化,更不要說投影機大屏或者激光電視品類了!”業內人士指出,家用投影全品類的未來目標就是在家用大屏市場實現“四分之一”的份額,即近千萬臺的年度市場規模。
特別是在2021年,激光電視產品價格進一步下降,價位突破萬元大關口,進一步加強了產品的普及力度。家用智能投影不僅引入激光光源技術,實現了亮度性能的進一步突破,而且還開始配備超短焦鏡頭,實現產品應用方式和體驗價值的全面升級。這些變化都在大踏步的提升家投在家用視聽中的“核心地位”。
需求升級和家投技術升級,還會持續共振。”消費者的大屏視聽時代,必然是一個屬于不斷進步的家投產業的時代。投影行業和彩電行業的交集越來越多、斗爭越來越多,投影未來究竟能走多遠,也就取決于家投在多大程度上能打敗傳統彩電!
后記:2021年是投影行業結構化變化非常劇烈的一年。既有家用和工程的持續高速增長,也有商教市場歷史性的大幅下滑,更有一系列產品線的拾遺補缺和全面創新。這種大變革年必然會在投影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紀念和思考這一年行業規律的變化與發展,也必然對業內企業的未來發展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