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社會從“重點地區和部門,發展到整個社會”這種變化,帶給了2018年商顯市場一個“核心”轉折:即商業機構客戶消費占比增加。
例如,交互平板產品,2018年超過四分之一的消費來自于商業客戶,而非政府和事業單位;再例如,液晶拼接平板產品的安防應用,企業客戶占比提升迅速,已經成為最大的增量點。尤其是投影融合大屏應用,企業和盈利性單位的采購規模大幅增加。這主要體現在文旅和消費性場所數字環境建設的崛起。
整體上,數字技術、信息技術和智慧技術,在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機構的普及,推動了商業機構對商顯消費的升級。行業專家認為,這一趨勢將是長期化的。雖然現在言“商用機構”超過“政府、事業單位和關鍵基礎性行業”的應用規模,還為時尚早。但是,和眾多科技電子產品類似,最終盈利性商業機構理應成為商顯市場最大的采購者。
但是,對于行業企業而言,這種轉折不僅僅意味著“新的增長潛力”,更意味著客戶習慣的升級:政府和事業單位、大型的基礎行業國企等的消費習慣,往往具有“投入目的性不強、產出觀念較弱”等特點。而商業盈利機構,一向講究“一分錢一分利”的采購邏輯,其對行業產品和服務的定價規則必然產生洗牌作用。
認識到這種規則轉折的企業非常多:例如2018年鴻合將商用部門和教育部門分家;再例如會議平板的MAXHUB與教育平板的希沃,均是數源旗下品牌。——廠商已經有意識的建立基于不同規則和市場邏輯的“盈利性商業機構客戶群”、“政府主導客戶群”的差異化市場拓展與服務能力。
2018年,商顯行業的高速增長,主體即來自于這種盈利性商業機構的客戶采購。這幾乎是商業客戶采購首次成為市場成長的主力,這也將意味著商顯行業一個嶄新時代的序幕已經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