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18年商顯市場的高速成長,業內有共識也有分歧:共識是,數字社會建設,商顯市場廣闊,未來一定是光明的。分歧是,這個過程之中是否會有所“曲折”。
2018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經濟環境受到去杠桿、宏觀經濟周期、全球風險溢出和貿易戰的影響,呈現出一定的波動局面。這在一定程度上亦影響到了商顯行業的“市場信心”。同時,從最終消費端看,居民杠桿率維持在最高位、消費升級趨勢雖然再繼續,但增幅下滑,進一步影響了商顯產業客戶群對“最終采購收益的信心”。
“采購資金處于謹慎狀態”——行業專家如此評價宏觀經濟形勢對商顯行業的影響。但是,另一個角度看,政策層面的穩增長逆周期調節加速,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審批加快,這將形成“剛需場景”對商顯行業發展的支撐力度。當然,“穩基建”過程中商顯產品的采購屬于最后階段,市場提振有較長的空檔期。
所以,2018年下半年開始,商顯市場呈現出更多的“信心”博弈,且這種趨勢會在2019年持續。商顯行業需要對此未雨綢繆,即需要保持長期市場成長的樂觀,也需要在近期市場策略上有所細化、加強靈活性,用針對性的方法征服每一個客戶,并緊抓“逆經濟周期市場”發力。
綜上所述,2018年的商顯市場的發展是非常有特點的:即表現出高增長,又表現出成長壓力;即有長期規律的變化,也有短期特異性市場規則的跳動;即醞釀嶄新的行業格局,又依賴傳統方式保質保量……這種多元化是空前的,甚至也可能是絕后的。這種多元化代表了活力和機遇,也代表了風險和挑戰。當然,它代表的最多的是商顯行業的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