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變總會導致質變——這條哲學定理正在考驗著商用顯示產業:2018年大躍進式的產業發展,包括銷量規模和產品技術的進步,已經讓商顯市場不再是“昨天”那個,“規模有限、細分又強、前景難以預估”的“邊沿產業”。
在物聯網、智慧社會需求概念下;在5G和8K數字經濟環境助力下;更是在大尺寸液晶為中心的基礎顯示技術革新大潮下……2019年的商顯市場必然“與眾不同”。
1.主流尺寸繼續升級
商顯行業的最大看點是“液晶”,液晶的最大看點是“大屏”,大屏的最大看點是“價格”。這個產品邏輯在2018年表現得淋漓盡致。
例如,交互平板產品,2017年銷量占比最大的還是60英寸,2018年上半年增加到了65英寸,下半年進一步躍升到75英寸——原因為何?因為一臺單純的80英寸液晶顯示器,現在可能只需要1萬元,86英寸顯示器甚至都有15000元出手的價格:在十年前,這些產品都得十萬元。
類似的道理,2018年液晶拼接市場,不僅有0.44毫米的新窄邊,也有65英寸的大單元;小間距LED市場,120+以上英寸的單屏電視產品也在增加,而且還結合上了觸控技術;DLP拼接市場80英寸高亮單元應用占比持續提升——尤其是有4K助力之后,大尺寸DLP拼接的像素精細程度也空前提升。
總之,“大”是很火很火的看點。而且業內預計2019年“進一步變大”依然是行業大勢所在:首先,從需求角度看,大屏幕在教室、會議、公共顯示、拼接大屏等行業都有各種優勢。第二,從供給角度看2018年底LED產業的上游庫存再次達到一個高潮、市場價格面臨持續下降的局面;液晶顯示雖然有大尺寸加大產能消耗,但在彩電整體需求疲軟、新的OLED面板和10.5/11代面板線不斷建成的背景下,產能規模壓力還在增強,為大尺寸產品降價和銷量擴大提供了強勁支持。
所以,無論是液晶、DLP拼接、LED,商顯的大多數細分產品線,對大尺寸產品都處于“供給-價格-需求”和諧共振的格局之下。行業市場大尺寸產品占比繼續增加,乃至有新的飛躍必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