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業智能化轉型在路上
內冷外熱,應該是今年上半年投影企業的智能化轉型和智能化產品在市場上的“最真實寫照”。
“內冷”:事實上,從智能化戰略拋出,到智能投影問世,對于眾多傳統專業投影企業來說,當前這還只是停留于企業的戰略轉型方向探索和企業品牌傳播層面,在智能化產品影響市場和消費者的層面,還沒有落地和完成。
“外熱”:是指近一兩年一些新興的投影品牌和一些手機互聯網企業卻把“智能”投影搞的風生水起。目前極米、堅果等新興品牌運用互聯網營銷思維大打智能投影牌,受此影響,微型投影市場轉而進入成長期。BAT小米樂視優土等互聯網企業開始參與微型投影,傳統數碼與家電大佬:LG、海爾、聯想、中興等也輪番上陣重拳出擊;而在創投領域,智能化的微型投影成為VC們關注的焦點,僅2014年拿到天使輪、A輪的創投公司就超過8家。
與過去傳統投影品牌只注重產品單一功能宣講不同,這些融入互聯網營銷思維的成智能微投廠商更是借助穿上“智能硬件”外衣做宣傳突破口,開始講起了故事:“無屏電視”、“第四屏”、“第五屏”、“私人電影機”、“互聯網入口”等各種概念,賦予了智能微投更多的情懷和應用空間,智能投影風頭正勁。
可是在眼下如此火熱的智能投影風暴當中,除了明基、麗訊等極小數傳統專業投影品牌在專注于智能投影機開發和規劃外,其他更多的投影主流廠商對智能化產品還是有所顧忌,甚至還有點抵觸。
也就是說,投影業的智能化轉型到底為何而轉?又為什么要轉?同時,如何才能將企業的智能轉型戰略,與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痛點和困境相結合,從而真正讓智能化成為推動投影產業升級和投影市場引爆的核心動力。應該說,大投影企業還沒有找到出路和解決方案。
那么面對下半年的投影市場來說,這是否意味著整個投影產業可以借助“智能化”這個外力來撬動和改變投影產業的市場競爭格局,并注入新的動力和變量。現在來看,還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