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行業成長動力模型失效、新的行業變革集中涌現:這是投影行業出現空前焦灼氛圍的核心原因。對此,讀者最想問的問題即應該是“投影行業成長的新動力”在哪里?
思考投影行業成長新動力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新中求新。即從投影行業真正高速增長的細分領域,找到一些共性因素。這些共性因素就是行業成長的動力和方向。這個方法的本質既是:不看存量,只看趨勢。
第一, 新光源,包括激光和LED光源,都在給投影行業帶來一些新的空間。激光可以實現高亮產品技術門檻的降低。這對于中期市場范圍內,擴大工程投影產品的用量具有極大的幫助。同時,激光的高亮也可以幫助用戶選擇更高端的高對比度屏幕,這就誕生了“激光電視”這類新概念產品,開辟了嶄新的客廳應用模式。LED光源的優勢在于可以實現非常小的產品體積和更低的成本,與微投影結合,在娛樂、移動商務等領域有一展拳腳的機會。同時,如果LED光源的亮度進一步提升、激光光源成本顯著降低,那么其帶來的行業想象空間將是空前的。
產品創新是無止境的。不僅是新光源,新造型、新功能、新組件都是可以選擇的方向。抓住市場的秘訣不僅在于能不能實現價格優勢,更在于能不能實現消費者對產品的“一見鐘情”。這是產品從內涵研發到外圍包裝營銷的系統化變革。
第二, 新秀品牌的作為,給投影行業帶來了品牌文化和價值結構的新思維。如極米和堅果的互聯網粉絲、極致產品文化結合在一起,構建堡壘性的品牌切割市場,從而規避了簡單價格競爭帶來的行業傷害。另一方面,國內很多短焦投影新秀、激光投影新秀,都瞄準中高端市場,甚至工程領域,回避簡單海量市場的殘酷競爭,實現有限規模條件下企業的“精致”價值。還有,激光電視產品改變了傳統投影專注專業核心產品的形象,并實現屏幕、主機、音響的整體方案銷售,家電式服務。尤其是與電商結合,投影產品從單一單元產品到系統方案產品和全程服務理念整合的新價值,正在成為一種競爭時尚。如,明基已經在京東商城把“服務”作為差異化競爭要件來加大宣傳。
投影產品和投影應用的價值必須遵從人本理念。投影廠商的思維中心要從冰冷的產品上,轉移到溫暖的對客戶的人文關懷上。這是營銷重心的轉變、也是戰略理念的革命、還是研發思維的創新?傊層脩艨、認可到自己的新價值,投影廠商才能實現作為一個企業的經營價值。這里面既有從研發到營銷的縱向產業調整,也有從屏幕到內容的橫向產業生態的再整合。
第三, 投影行業的發展,要扣緊社會文化進步這個主線
投影產業或者產品的公共屬性是什么呢?他固然是一個科技產業、一個科技產品;但是它更是一個“服務產品”(上面第二點已經提到);同時還是一個“文化產品”。
當前,家庭大屏娛樂、企業大屏顯示應用、社會大屏顯示應用、顯示與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技術的結合在切實改造著投影行業的“宏觀環境”。如何有效的融入這種大的社會文化變革之中,并在里面找到自己的“技術與服務”定位,是投影企業確立自身前進方向和未來藍圖的基礎。
這些社會變革帶來了三個愿景是:首先,傳統投影產業商用和教育占據絕對銷量的產業結構恐難長久。對應的變化是,銷售數量規?趶缴,工程和家用的弱勢地位可能會被強有力的改變。其次,亮度作為投影最核心指標,傳統的“拖后腿”形象,有望隨著激光等新技術的普及而變成“過!,這會促進高對比度為特征的高端屏幕需求的大幅度增長,構成投影產業的另一個重要盈利極。第三,投影產品的未來價值,必須依托于一個以智能為特征、網絡應用為核心,包含從內容、軟件、體系平臺等在內的“生態鏈”,對應于投影企業的調整則是服務化轉型(不僅是渠道企業、制造廠商也會相應作出服務化轉型)。
到2020年,投影行業普教和廉價商務產品市場萎縮到不足目前的三分之一;家用和微投市場突破70萬臺,工程市場突破30萬臺;短焦和激光產品基本普及;包括屏幕和服務在內的非投影主機價值占整個行業產出的50%以上;同時,行業整體產出翻番,利潤率亦大幅度提升;行業內創新品牌的份額比例顯著增加,部分傳統企業將退出歷史舞臺。這樣的一個行業藍圖已經可以窺見:這也是對文章開頭序言中三個問題的回答。
所以,投影行業和企業發展的新動力源就應該是:轉變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向服務要價值、向系統方案要價值、強化產品創新,文化創新和營銷創新、整合有利的行業資源和要素形成伙伴化競爭方隊、充分利用并徹底融入互聯網時代和智能技術之中,向兄弟產業和創新品牌學習、加快行業和產品更迭速度,實現新需求環境條件下的二次發展。
這一動力源的根本特點是:本文開篇提到的三個發展階段的核心動力具有單一性;而未來投影產業和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則具有系統性——諸多要素必須綜合作用,諸多方面必須相互匹配,投影企業才能贏得發展和競爭的勝利。
投影行業這一產業發展動力的變化,既是投影行業發展根本規律的變化。而目前新技術、新產品、新渠道、傳統品牌新動作、傳統渠道新變化、市場競爭新變化,都是這種行業本質規律變革的外在表現。而理解并掌握這種行業規律的變遷,則是目前環境下投影企業避免焦灼情緒、冷靜從事、健康發展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