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面板將與外資品牌同臺競技
眾所周知,在液晶技術領域,長年來核心技術掌握在外資品牌手中,同時由于加工能力不足,致使國產液晶拼接屏企業長期缺乏話語權,飽受面板供應不足之苦。而打造自給自足的國家安全“軟實力”,也成為國產面板建設的背后支持力量。近年來,隨著國內面板產業的崛起,這一局面有望大幅改善。
目前,國內面板產業,已經擁有了諸如京東方、華星光電,以及昆山的臺系背景系企業、南京中電熊貓、上海中航工業旗下的天馬、清華背景的維信諾等企業。盡管與日韓、臺灣面板企業相比,尚處于后來者的位置,但企業數量卻有超越三者之和的趨勢。
數據顯示,以京東方為代表的民族面板企業近年來以快速的發展步入盈利軌道,并且盈利能力穩步提升。事實上,由于災害、經濟、技術、競爭等原因,過去幾年日韓及臺灣液晶面板企業在市場、技術和投資上的優勢正在逐步減退,市場主動權也在逐步喪失。而面對產業調整的大背景,大陸面板企業在規模和創新方面的投入加大,也迎來了趕超競爭對手的發展良機。
建設自主面板生產線,不僅在產業層面打破了外資企業的壟斷,加強了民族品牌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更是通過構建本土自主半導體顯示產業基礎,提升了我國產業安全,強化了我國在技術領域的國力,其對于國民經濟的安全價值更是意義深遠。
研究表明,按照目前國內面板線建設的速度,到2015年底,可實現彩電行業六成以上自給率,并最終形成近八成的自給率。作為液晶面板中較小比率的商用液晶顯示面板,完全能夠達成自給自足的建設目標。隨著我國自有液晶面板制造能力的提升,未來國產面板與外資品牌同臺競技的局面將很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