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智能、家庭互聯網為中心和目標,盒子市場已經在2013年表現出了以往沒有的活力,但是這并非是說這個行業已經成熟、毫無困難,回一條康莊大道走下去。
第一, 盒子市場面臨產品形態確定的困難。百度的電視棒之小巧;華為秘盒或者快播小方盒所代表的中等體積的時尚;或者,傳統高清播放機廠商推出的“大盒子”,可內置硬盤、網卡等強大擴展功能;以及少數X86架構盒子如同電腦一般的靈活性;甚至電視機、空調、冰箱內置的智能功能……智能盒子到底應該如何表現他自己呢?在小巧、內置外置、可擴展性等方面盒子如何平衡,或者說市場到底需要怎樣的產品呢?這些問題都懸而未決,甚至三五年之內也出不了結果。
一個可能的市場選項是,不同類型的盒子對應不同的市場需求,各色廠商獲得自己獨有的生存空間。同時,盒子在硬件性能需求的快速提升中,以不斷高度更新換代的方式,完成對“需求改變了”的用戶的“二次滿足”——因為盒子價格已經很低廉,未來可能會更便宜,所以,如果消費者決定現有的盒子形態不足以滿足自己的需求,大不了換一個新的!
第二, 盒子市場面臨應用未定性。盒子產品形態的不確定,本身就說明了盒子應用的未定性。比如,如果消費者需要大量的本地存儲,那么不具有內置硬盤的百度電視棒就是一個“垃圾產品”。但是,對于需求便捷性的消費者百度電視棒又會是“最好”的產品。
在一個盒子上,除了現在樂視或者百度提倡的影音娛樂,天貓或者蘇寧憧憬的購物消費功能,國美認可的游戲功能,還能提供何等功能呢?這是一個高度開放的話題。作為一個外設可以擴展、軟件可以隨意編程的設備,其功能最終的拓展的空間幾乎無窮無盡。比如可以控制家居照明:為此,消費者需要一個光亮傳感器和一個特定的程序,以及支持網絡信號控制的照明系統——這三個都不是高新技術、甚至不是新產品,現在缺乏的無外乎是“整合”,以及“應用認可”。
盒子作為家庭互聯網的入口,智能家庭的中心,他的未來是廣闊無邊的,充滿想象的。這種應用層面的未定性,也將至少在未來五年八年之內長期伴隨盒子產品的發展。
第三, 政策的未定性。盒子產品的歷史脈絡主要來自于高清播放機和電視機,其在政策監管上現在屬于“廣電”部門。但是,廣電部門只能監管影音娛樂:如果阿里巴巴在盒子上做客廳金融服務,這個監管問題又該怎么來看待呢?
實際上,現在盒子市場已經極度熱了起來。盒子產業繼續在行業層面進行“規律和規則”創新,相應的政府機構也應作出及時的“政策和制度”創新,來適應、支持并規范盒子市場的發展。此前僅僅是基于廣電系統,甚至是廣電和網絡分治下的“制度結構”,已經成為制約盒子市場正常發展的瓶頸之一。這個困難,也是盒子產業最需要及時解決,最需要及時理順的行業問題。
智能盒子是代表了未來智能家庭和家庭互聯網市場的“新興概念產品”。雖然眼下從應用到軟硬件技術,盒子的面貌依然“傳統”,但是在“市場、產業和消費應用理念”上,盒子已經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在眾多的行業巨頭的支持下、在三網融合和物聯網的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在更多的產業環節的不斷創新和參與下,盒子市場必然能夠延續現在火爆的發展趨勢,在不遠的未來還消費者一個嶄新的、不同家庭智能互聯網體驗!至少可以看到,百度系“小度WiFi”、“小度路由”和“百度影棒”的三箭齊發,絕不是僅僅是電視看大片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