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將是國內,乃至全球市場最混亂的一年”。這是筆者對今年彩電市場的最基本判斷。
導致市場混亂的因素非常多:銷量、銷售額、全球座次、OLED技術、智能技術、云電視、IT企業的加盟、面板業的持續低迷等等。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混亂之中的彩電產業也將迎來建立新秩序的巨大機遇,并開啟嶄新的彩電市場“新”經濟模式。
銷量趨穩,銷售額恐降
2011年已經是全球彩電市場銷量少有的下滑年: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電視銷量為2.47億萬臺,同比下滑0.3%。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彩電出口量為6538萬臺,同比下降1.4%,出口額136.8億美元,同比下降8.7%。——這一趨勢在2012年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轉折。因為,全球彩電銷量下滑的原因是“金融危機”影響的深層次發酵。金融危機在2011年以來對歐美日市場的影響日趨強烈,并向新興經濟體國家蔓延。這種趨勢將在未來兩三年內嚴重影響全球消費市場的發展。尤其是對,已經基本趨于飽和的主要發達國家彩電消費市場的負面影響極為顯著。
投影時代網分析認為全球金融危機多多少少也會波及國內彩電市場。特別是通過對全球面板業的影響,造成國內彩電產業上游采購價格的持續下滑,進而引起整個國內彩電市場處于一個可預知的“價格下滑”區間之內。而這種液晶面板等上游產品價格下滑的過程將主要作用于國內彩電市場的銷售額,而不是銷量。
2010年,國內彩電市場平板產品銷量已經接近4000萬,2011年超過4100萬,預計2012年很難超過4300萬。未來幾年更會停頓在4600萬的水平。以往,平板市場的增長過多的依賴于平板對CRT電視的替代性作用。而在2012年全年CRT電視銷量將從2011年的200萬降低到100萬級別,直到退出市場。CRT退市對平板銷售量的拉動已經非常小。這會直接導致平板彩電產業銷量規模的穩定。
而從銷售額的角度看,平板產品的平均售價一直高于CRT產品,這是這幾年國內乃至全球彩電市場銷售額快速攀升的關鍵因素。一旦國內市場CRT占比微乎其微,伴隨著平板本身價格的不斷下降,整個國內彩電市場銷售額,在沒有新的動力影響下(例如OLED電視),則必然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在銷售額下降的作用下,如果彩電企業不能提高單臺產品利潤率,則可能面臨利潤的下滑,甚至虧損。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內銷彩電零售規模852萬臺,同比下降18.6%,零售額297億元,同比下降24.5%,這是彩電行業繼2011年后再次出現一季度量額齊跌的局面。而在,2010年一季度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達1104萬臺,零售量同比增長44%。按統計結果計算,過去的9個季度之中,2010年第一季度基本上銷量最高的季度之一。
一季度對于彩電市場是個特殊的季節:第一這個季度擁有元旦熱銷季、年終獎采購和春節熱銷季的概念;第二這個季度又擁有“春節后”全年彩電市場最大的淡季。這兩個因素綜合作用,使得第一季度的銷量并不是“劇烈波動”的季節?梢詤⒖嫉谝患径鹊牧浚由先晔巧、或者降的趨勢來判斷一年的銷量走勢。
事實上,銷量上揚,銷售額下滑已經成為全球彩電業的趨勢:2011年,三星電視以22.6%市場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一,但其電視收入同比減少10%;LG電視份額為14.4%,排名第二,業務收入同比微降1%;索尼電視市場份額為11.7%,業務收入同比下滑11%。
因此,無論是以今年第一季度的銷量數據論,還是以全球彩電業的規律、國內市場的發展現狀看,雖然不應對全年超過4100萬的銷售量有過多擔憂,但是銷售額下挫的空間將比較大,國內彩電企業的盈利壓力也會很大。Pjtime.com預計全年彩電市場銷售額可能擁有一成以上的降幅,部分企業可能陷入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