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顯示產業的升級可以拉動多個產業集群的發展,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綜合競爭力
“在企業紛紛加大技術投入的背后,需要政府層面有重點地扶持部分企業盡快擴大規模,確立國際競爭優勢。”歐陽鐘燦說。
平板顯示技術不僅關系民生,更是關乎國家大計。在2011年發布的《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這一技術被列入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之首的重要位置。
在國務院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正確的方針指引和國家資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京東方、深圳華星、昆山龍騰、上海天馬、南京熊貓為代表的中國TFT-LCD液晶平板顯示產業快速崛起,在短短3年間已經排除了歐美的滲入,形成了韓國、日本、中國臺灣、我國的“三國四地”產業競爭格局。
平板顯示產業不僅自身是一個超千億的產業,而且從技術上集成了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材料技術、制造裝備技術、半導體工程技術等多項技術,從行業上跨越化工、材料、半導體等多個領域,它的升級可以拉動多個產業集群的發展,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綜合競爭力。
要做這樣大而強的產業,就不要用股票分析師的眼光對短期內的虧損和不利斤斤計較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一個嚴峻現實是LCD液晶平板顯示產業集體遭遇了“行業低迷”的“嚴冬”,步履沉重地進入到一個新的“節點”。
“但是,國外的輿論環境對這種‘行業性虧損’的反映卻與中國的現實大相徑庭,例如韓國媒體對韓國的顯示產業視為‘韓國經濟的眼睛’而倍加愛護。事實上,絕不僅僅是中國平板顯示產業遭遇‘嚴冬’,全球平板顯示產業都出現‘行業性虧損’。外國顯示巨頭的‘巨虧’更為驚人,他們的‘越冬策略’是只要熬過冬天,活下來就能看到春天。”歐陽鐘燦說。
他認為,全球液晶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有其獨特的、客觀的產業規律。每隔幾年就會出現“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而低谷期的顯著標志就是“行業性虧損”,一部分企業就會退出或被淘汰。目前,由于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這輪低谷期被大大延長,“但我們更應看到,恰恰是在這輪全行業低谷期,以京東方為代表的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快速崛起,從位列第八一躍而成第六位,大有進入‘世界五強’之勢,而這個進步是在短短3年間取得的!彼f。
先進制造業的產業轉移是非常復雜的,日本是TFT-LCD產業化的發端國,上世紀90年代在世界顯示市場占有100%的份額,但隨著韓國的介入,其市場占有率直線下降到現在不到10%。
縱觀全球液晶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史,韓國企業是后進者,它們大致用了10年時間超越了日本企業。而在此期間,像今天位居全球前兩位的三星與LG都是經歷了多年虧損,才有了后來的超越。“要致力于建立一種產業化層面上的‘大國心態’,要以大投入大產出的戰略思維,大力扶持高投入、高技術、高風險的先進制造業與高科技產業!彼f。
歐陽鐘燦建議,把新型顯示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就要從戰略的層面予以“舉國體制”的支持。要做這樣的大而強的產業,就不要用股票分析師的眼光對短期內的虧損和不利而斤斤計較,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而是要重視戰略性的投入,要給我國平板顯示自主創新的企業成長時間與空間。從我國在集成電路芯片上的發展所走過的艱苦歷程,我國不能再錯失平板顯示產業給我國在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翻身的機遇。“今后,應在投資體制、鼓勵自主創新、扶持性關稅、吸引與培養高精尖人才方面的政策進一步細化與完善,更具可操作性。從專業觀點來看,我國發展平板顯示已無技術上的障礙,只要國家堅定地支持,我國的平板顯示產業一定能后來居上。”歐陽鐘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