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您,消費者購買任何一款產品,最關心的問題什么。您一定會回答價格!
花多少錢固然是一個重要的話題,但是中國人自古講究商品的“價廉物美”——也就是說,僅僅是便宜,并不能滿足真正“經驗豐富”的 消費者的需求。東西不僅要便宜,還需要“物美”才行。而這“物美”的關鍵含義之一就是“耐用”。這回要和您聊得話題就是現在市面上最火爆的“智能電視”的耐用問題!
2012——“智能TV”的爆發
就在這個三月份,康佳、海爾、創維、三星、聯想、海信等諸多企業已經向市場推出了自己全新一代智能電視產品。這種新型的,號稱帶有“智慧”的彩電產品正在成為眾多彩電企業熱捧的轎子。甚至,被譽為全球“神”級的消費電子大亨,蘋果公司也在緊鑼密鼓的制造著蘋果TV——一臺擁有OLED屏幕的智能電視機。
自去年,智能電視產品初出茅廬以來,就收到了市場的廣泛歡迎。2001年,國內彩電超過一成的銷售數量、超過18%以上的銷售金額、接近半數的凈利潤來自智能彩電市場。更有業內專業人士認為,2012年國內智能彩電至少銷售860萬臺,市場銷售量占有率超過25%,年均市場增長率接近300%。
如此被看好的智能彩電市場可謂是吸引了無數業界大亨的目光。不僅是傳統的彩電企業,一些IT廠商也紛紛攪水其中。四月份,聯想智能電視即將上市;蘋果智能電視也只是在等待8代OLED面板線量產的面板資源;谷歌公司的安卓操作系統,更是成為了大多數智能彩電企業的首選OS;APP市場更有許多或大或小的企業進入,例如語音技術企業科大訊飛、網絡銀行支付企業等。
即將進入爆發時代的智能電視魅力無窮,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評價稱:“智能電視是自彩色電視替代黑白電視以來,電視行業最偉大的革命!比欢鎸韯輧疵偷闹悄艹绷,今日的智能彩電值得買嗎?
智能TV壽命更需看多種因素
雖然現今的智能彩電市場正處于關鍵導入期,市場產品售價平均比非智能彩電高上50%-150%。但是勇于嘗鮮的消費者并不少。在過去的10個月內,國內市場已經至少銷售了三四百萬臺智能電視機。新興進入智能電視市場的蘋果公司,在智能TV還沒有“制造完成”的時候,也擬定了首批至少全球500萬臺的“目標”。
不過,另據一些統計表明,以智能電視產品的網絡功能作為主要評價指標,其網絡接通率則只有40%。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智能電視擁有者對這些產品的“應用”頻率很低。更多的智能功能已經成為了客廳里面的擺設。
智能彩電的問題不僅是在使用率上——畢竟隨著應用市場的成熟,使用頻度一定會提升到一個理想水平。消費者面對智能彩電的應用,可使用壽命是另一個關鍵問題。
以一臺液晶電視而言,廠家標稱的壽命往往以液晶屏幕的壽命計算——畢竟這個元件占了整個電視機6到8成的成本。市場銷售的多數液晶電視的標稱壽命在50000萬小時左右。50000小時的壽命到底是多長呢?以每天看8小時計算(實際上,很少有消費者每天都能看上8小時電視,為了眼睛和身體的健康,也不建議消費者如此長時間的觀看電視),可以觀看6250天,相當于17年的時間。另據統計表明,我國城市地區電視機平均使用年限為8-12年,農村地區則長達10-15年之久。
但是,對于智能電視,消費者往往不能只關心彩電傳統功能主體——顯示部分的壽命,也要關心其“智能”計算部分的壽命。目前,智能電視的計算核心主要采用:片上系統的架構——也就是一個封裝結構中包括了CPU、GPU、內存控制器、南北橋芯片、總線控制部分等多種功能結構。這樣的芯片設計具有應用上的較高的穩定性、壽命可控性和外圍應用設計的簡便性等特點。
智能電視機的智能心臟的壽命也應當成為智能電視整體壽命的重要組成和衡量部分。但是,目前的市場情況是,尚沒有廠家在銷售智能電視機的時候主動告知消費者,“智能芯”的壽命情況。雖然,理論上這樣的芯片具有10萬小時以上的穩定工作能力,但受制于外圍電路、電源和應用環境、應用強度的影響,其壽命也可能有加大波動。作為智能彩電的廠商也有義務告知消費者,其購買的產品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