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拍攝設備慢熱的背后
雖然3D電視在CES2012的展廳中搶足了眼球,但拍攝端的3D攝像機和照相機卻總是不溫不火的狀態。松下展示了一體式3D攝像機、卡片式3D相機和3D攝影附件,而第一個推出3D照相機的富士展臺上,并沒有新3D相機的影子。如果再加上圖片和視頻編輯的難度,用戶想要自己制作3D節目目前看來還不是很方便。
記者在CES 2010上曾經和北京藍深科創的王輝董事長進行過交流,他正負責為央視即將開播的3D頻道提供片源。談起3D節目制作,他并不看好目前市場上的一體式3D攝像機等產品,因為3D視頻拍攝過程中,要嚴格保證兩個鏡頭焦距、光軸的位置,并根據需要進行精確調整。因此,專業領域使用相當昂貴的導軌固定和調整兩臺攝像機,并通過3D信號處理器實時補償微調3D效果。從制作端看,要想給出真正優秀的3D節目,投入成本相當高。而目前的家用3D拍攝方案雖然簡單、便宜,也能夠實現一定的3D效果,但這種3D節目如果充斥屏幕,觀眾可能堅持不了太長時間就會頭暈目眩。
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內,3D電視的立體片源還基本只有3D藍光盤、3D電視播出和計算機三種,這也讓3D的全面普及略有些拉動力不足。
總結:改良型的3D與顛覆型的4K
記者一直沒有把3D當做和高清一樣的技術變革,它更多地的是提供一種技術升級和技術選擇,對產品而言,3D也沒有帶來更大的技術革命,大多只是改良,也不會形成像高清那樣的巨大市場需求。可以預言,3D產品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和2D產品共存,3D節目也不會取代2D的地位。3D要革命性地改變我們的世界,恐怕還要等到革命性的“全息真3D”顯示技術出現才行。
而4K則不同,它是一只潛在的顛覆力量,一旦它羽翼豐滿,就會像當年標清到高清的轉換一樣,從技術、產品到產業、商業模式統統刷新,市場面臨龐大升級需求。雖然從普通用戶端看,3D已經足夠讓整個產業和市場興奮一段時間了,4K升級的動力還不足。但4K毫無疑問將成為CES這類技術展會持續多年的熱點,會成為廠商為爭取未來市場和話語權不停投資的下一代技術。
等到CES展館中飄滿4K旗幟而8K躍躍欲試的那一天,又一個顯示技術革新的輪回就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