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PC、手機之后,電視機與互聯網的結合成為逾越三網融合最后一道屏障。這也使得今年各個互聯網公司的產品包括微博、音樂、搜索,以及視頻等內容都開始在智能電視機的載體上發揮生機,同時也帶動了電視機產業從硬件向應用、內容上的演變。
未來幾年,更多軟件和內容的公司將前來分食,對于他們而言,電視機將是一塊新的投資沃土,寄望能產生出更大的商業價值作為貢獻企業利潤的下一個來源。IT企業聯想、內容商樂視已經加入電視陣營,盡管如此,智能電視靠硬件賺錢的贏利模式仍未破冰。這正是參與到智能電視企業們絞盡腦汁的事情,即便是在軟、硬件較為全面的三星,似乎也只是摸著石頭過河,大家更期待的是2013年蘋果電視的現身在商業模式上的突破。
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認為,2013年能夠對電視機行業生產顛覆性的公司很難出現。
目前,靠制造、供應鏈、分銷能力取勝的中國彩電企業已經占據70%的市場份額,新進入者在短期內很難與本土品牌縮減差距。
但不可忽視的是,雖然日系彩電品牌在今年全面萎縮,但其顯示技術的優勢仍是其卷土重來的一個重要砝碼。當應用還未在電視機上找到商業模式時,4K、OLED、裸眼3D等新技術的出現,將是明年彩電企業提升產品結構,獲取利潤最直接的方式。
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中國互聯網都陷入低增長的態勢,對于企業管理者首先要保持平常心,需重新梳理企業內部與外部相關的利益者的一些關聯度,在整個價值鏈上,互聯網企業的價值到底在哪里,貢獻了哪些內容。首先,重新審視產品技術發展方向,消費者潛在的需求,重新為他們研發新的產品或者是開發新的技術。其次,研究產業發展規律,產業在停滯階段,從歷史上來看,總是有一種技術創新或者是新的商業模式來重新激發產業的需求,引領發展。最后,商業模式上的突破,包括微信、微博、郵箱等等一些互聯網功能、應用,如何將他們產生現金流,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又為企業帶來利潤。
智能電視的出現,不僅打破了原有電視機靠硬件賺錢的模式,也將成為互聯網繼PC、手機后的另一塊市場。
電視機可以增加很多的想象空間,比如說電視機將變成家庭娛樂中心、播放中心、存儲中心,以及互動中心、交流中心等等。但互聯網和電視機的融合最大的一個技術發展方向,還是在電視機和人的交互上。
目前,智能電視開始出現語音操控、手勢識別、臉譜識別、360度的功能鼠標等,“人和電視機的交互會是智能電視明年重要的一個突破方向。”楊東文稱。
智能電視出現以后,IT企業聯想、內容商樂視已經加入電視陣營,蘋果電視已經開始測試,讓人們更多期待這些新進入者將會對2013年爆發顛覆力量。
楊東文認為,電視商業模式仍待破局,電視機現有品牌格局不會有大的改變。
互聯網企業和IT、軟件企業各有優勢。彩電先是作為一個硬件產品,必須擁有很強的供應鏈能力、制造能力和分銷能力,而這是彩電企業核心優勢。
“400萬臺的規模是電視盈利的最底線。”楊東文稱,少于這個量幾乎沒有賺錢的可能性。
IT互聯網企業則是在后臺服務、技術上有明顯的優勢。如何將互聯網的應用在電視機上發揮,而不是生搬硬套,需要IT、互聯網、彩電企業共同去研究。
硬件升級、軟件發展并駕齊驅
過去一年,家電下鄉、節能補貼政策拉動了彩電銷量的增長,也推動了彩電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環保經濟的轉型升級。另外,外資彩電市場份額急速下滑,讓中國本土品牌開始集體反攻。彩電顯示技術開始向4K超高清發展,云電視、智能電視、3D電視已大規模普及。
楊東文稱,電視機硬件將向4K、OLED、裸眼3D的技術發展。從應用來看,人機交互將成為明年的主旋律,包括語音識別、手勢識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