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賀一宏,是“松下公司晉升最快的高管”,畢業于大阪大學,1979年加入松下,在47歲時被提升為行政官員。津賀一宏幫助開發了DVD錄像機,曾領導汽車系統部門,在今年4月擔任松下電器高級常務董事和AVC網絡影像公司的董事長,該公司主要負責音像、視聽、電視等產業。到目前為止,津賀一宏是松下除了創始人家族成員之外最年輕的總裁。
“很帥氣”的津賀一宏不顯山露水。一個星期的工作,他兩三天便能完成。如果上司問,是不是還有其他解決的方法,他肯定會說,“我想了,只有這條路可走。”往往,他的結論是正確的。
當年的上司談到20多歲的津賀時說,他們經常會討論“技術管理”問題。“決定技術方向的是技術管理,項目經理也就能考慮項目本身的問題,但津賀一宏卻有一種其他人沒有的平衡感。”
1986年,津賀一宏被派到美國子公司工作。在那里,他上了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碩士課程,克服了英語難關以后,兩年便拿下了計算科學的碩士證書。回國后,他一直從事軟件開發。
津賀一宏在軟件開發上沒有驚人的成就,但他最早看到了標準的重要性,在和東芝(微博)爭DVD標準時,松下勝出。在等離子問題上,他也非常敏銳。
津賀一宏正在醞釀一個松下復興計劃。為裁減冗員,其自上任后,已裁員3.6萬人。
日元匯率走高壓縮了海外銷售利潤,美國蘋果和韓國三星(微博)步步緊逼,加上海嘯等天災影響,從去年開始,日本老牌電子企業紛紛陷入窘境。財報顯示,2011財年,銷售收入的70%來自海外的索尼公司虧損57.3 億美元,夏普虧損46.6億美元,刷新了兩家老牌公司的最大虧損紀錄。
“凡是有電的地方,就有松下公司的產品。”松下引以為傲的市場占有率如今也風光不再。2011財年,松下電器公司虧損則首次高達近100億美元,并于過去四年間,共虧損逾150億美元,市值縮水80%,如今不足200億美元。“我們在海外的中國公司,現在就在搶占日本品牌留下來的市場。”一國產電視廠商駐派中東的夏姓銷售人員說。
家電評論人士劉步塵向記者分析,去年以來整個日本的家電都在走下坡路,索尼、夏普這些企業表現尤其慘淡,中國市場原來表現得好的東芝基本淡出視野。這跟日本家電這幾年在中國在內的海外市場適應能力下降、體制過于僵化不無關系。
劉步塵表示,除技術上不如韓國三星等后來居上者外,松下產品營銷戰略也過于僵化和保守,造成了松下的困境。
瘦身重組
面對內憂外患,這位55歲、做研發出身的新掌門人的松下復興運動,第一步就是瘦身。截至今年3月,松下共有超過33萬名員工,員工數量仍居日本上市公司首位。在日本,松下幸之助首創的“終身雇傭制”一度成為日本企業戰后的基本用人制度。然而,時代變了。津賀一宏把“砍刀”揮向了這筆龐大的開支。在已裁員3.6萬人之后,他上月對媒體表示,他還將繼續削減公司運營成本,可能將把總部的員工數從7000左右削減至“幾百人”。松下由此上演了日本制造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
裁員的同時是重組。“如果規模較小的工廠效率不高,我們會選擇將它們關閉,并合并成一家。”津賀一宏日前表示,公司可能將重組業務,考慮撤出未來六年無法扭轉的領域,總部最早會在10月將其重心縮窄至處理投資者關系和管理整體業務組合。
津賀一宏說,松下可能將重組成四個業務領域。這些領域分別是家用電器(包括電視機和太陽能電池板)、商用產品(如空調)、移動性產品(如汽車導航系統、電動汽車的充電電池)以及個人用品(如緊湊型相機、電動剃須刀)。
根據松下的計劃,明年2月前將起草一份全新的中期商業戰略計劃。據彭博社報道,松下公司還稱,今年的重組成本可能要超過此前的預計。
同時,松下還將生產活動進一步轉移至海外,同時更加專注于冰箱、洗衣機等大型家用電器及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節能家用電器。此外,此前也傳出松下轉而將目光對準新興市場的中低端用戶的說法。松下消費電子業務部門主管吉田衛曾說:“32英寸及以下的電視在我們電視產品中比例達到80%。”
前路未明
上述駐中東的國產廠商人士分析,松下一直擅長大尺寸等離子電視,獨占等離子的優勢技術,彼時新生的LCD成本高,在市場上沒有價格優勢,因此,松下在等離子電視上賺了大錢。后來,隨著技術進步,LCD電視的成本降低,也從小尺寸延伸到大尺寸,相對笨重的等離子迅速下滑。加之保守的等離子陣營的合作伙伴很少,LCD的陣營合力一統天下,松下的等離子電視終陷艱難境地。
“松下太保守了,不愿意和其他同行分享技術平臺,導致被孤立。”該人士分析稱,索尼目前在海外市場已力不從心,松下是日本企業中少有的幾個還有想法和拼勁的企業,“但如果沒有新技術的產品和產業鏈變革,光靠管理革新,是很難翻身的。”
對此,劉步塵的看法是,松下未來須繼續淡化家電制造商的角色,賣掉三洋,放棄等離子,向電池、新能源轉型。他認為,松下新掌門人若能正確調整產品戰略,“反省”到位,在品牌影響力的優勢下,仍有希望重見光明。
松下已進入緊急狀態
31日,松下現任CEO津賀一宏在業績決算記者會上表示,自4年前開始松下營業收入低增長、低收益的狀態仍在持續發酵和擴大,松下本財年以來實施的事業部和生產體制改革一時難以取得明顯成效,這意味著松下公司已經進入了非正常緊急狀態。津賀一宏稱:“我們現在必須自覺清醒地認識到,松下現在的狀況已經不是一家正常的公司了”。
據了解,在昨日的記者會上,松下CEO津賀一宏將松下持續巨額的虧損的根源歸結于主業低迷不振,尤其是與數字家電關聯的產品持續低迷。津賀一宏表示:“我不得不承認,我們在這一領域已經成為輸家”。
談到松下本財年產品的銷售量,津賀一宏指出,過去企業的傳統價值觀是賣的越多,收入越大,銷售量直接決定了收益能力;然而,由于松下在全球與其他廠商的價格競爭激烈,導致松下產品賣的越多,虧損越大,最終導致營業利潤惡化,傳統的企業經營價值觀已經成為歷史。
為此,津賀一宏在會上稱,銷售量的增長將不再作為松下未來追求的目標,松下將更加重視對收益成長的關注。津賀一宏稱:“為了在2018年暨松下公司創立100周年之際實現公司重振,松下將重組、再編和組織起4個主要公司以尋求發力擁有巨大增長潛力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