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三網融合拉開大幕,這對運營商發展3G用戶有什么影響,對拓展3G業務應用有什么意義?
王凱:三網融合拉開了大幕,這將對運營商發展3G產生重大影響。
第一,運營商必須認識到管道商角色正在逐步弱化,轉變經營模式迫在眉睫。“三網融合”的本質是強調合作。在2G時代,互聯網企業的免費模式已經讓運營商無法在寬帶費用之外從互聯網本身的發展分得更多的“蛋糕”,最終催生了“管道化”的生存危機,而在三網融合大潮下的3G時代,有著明確需求的業務與應用才是用戶最終買單的產品。如何利用差異化的業務打動用戶,最終撬動他們的消費需求,或許才是運營商和廣電雙方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第二,以創新應用挖掘用戶ARPU值。三網融合下,運營商更加看清3G業務與應用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尤其是3G時代。無論是網絡入戶最后一公里的歸屬、業務研發的競爭乃至內容源的爭奪,最后都要落子在應用上。運營商要發展3G,就要努力讓自身的3G業務成為用戶的必需品,為用戶提供更多適合他們需要的應用產品。
從目前情況看,我國電話用戶突破11億,其中移動電話用戶突破8億。在這種情形下,大幅度發展新用戶是非常困難的,可行的路是提升老用戶的價值,提高他們的ARPU值。這就要求電信運營商擺脫過去單純的“通道”角色,奔向價值鏈的上游,從“通信專家”轉變為“信息專家”。三網融合給電信運營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讓電信運營商能夠較為充分地挖掘網絡的價值,加快3G業務的開發,整合更多的應用,從而提升用戶的ARPU值。
第三,有利于帶動3G產業鏈的發展。三網融合將帶動3G產業鏈的發展,包括內容提供商、服務提供商、運營商以及通信設備制造商等。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經驗中能夠驗證這一點。一般來說,最早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是軟硬件設備提供商。其次是提供消費內容的傳媒行業,而對于廣電、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來說,則將會成為長遠的受益者。因為三網融合會把很多新的3G衍生服務逐步培育出來,原來在固定場合、固定終端上才能享受到的服務,現在通過移動互聯網在移動終端上使用,這些變化讓很多人充滿了期待,無疑也會促進3G業務的發展。
3G用戶增長略低于預期,但資本市場對未來有信心
記者: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運營商的經營發展數據對其后市有什么影響?與2G情況相比,三大運營商的3G用戶數是否達到預期?
王凱:通常來說,電信運營商在資本市場表現的好壞,主要依賴于投資者對整體電信市場的判斷和對某個運營商的判斷。
7月20日,中移動、中電信和中聯通相繼公布了6月份的運營數據。盡管數據有些差異,但當日市場表現相當:中聯通微漲0.39%,報10.26港元;中電信漲1.37%,報收3.81港元;中移動微漲0.19%,報收77.30港元。隨后后幾日均呈溫和上漲態勢,擺脫前幾日整體弱勢行情。單從數據上看,三大運營商的6月份3G用戶增長略低于市場預期,但百萬級的增長顯示了3G運營漸入佳境。隨著3G資費調整、終端種類增加和業務應用內容的豐富等因素的持續刺激,3G用戶將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因而資本市場對3G市場和三大運營商的未來表現的信心有所提升。
與2G情況相比,中國聯通的3G用戶總數達756萬戶,與其2010年爭取新增1000萬戶的目標不遠了,更何況3G用戶的單月增速已經超過了2G的單月增速。從其2010年的首季業績看,平均每月每戶收入APPU為41.5元。其中,3G APPU 為139元人民幣。超過了ARPU保持在100元以上的目標。
中國移動2010年6月凈增用戶506萬戶,較5月份凈增476.9萬戶有所上升。中國移動用戶總數達到5.54億戶。其中,TD用戶6月新增114.1萬戶,6月份使用TD網絡服務的用戶總數為1046.1萬戶,離其2010年的1150萬目標近在咫尺,或許挑戰1500萬也有可能。
中國電信2010年移動業務目標是增加3000萬用戶,其中3G用戶800萬。從目前情況看,其3G用戶保守估計也有720萬,其目標也是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