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5月底,我國3G用戶累計達到2190萬戶,比2009年底增長864.2萬戶,5月新增229.9萬戶,環比增長11.7%,新增3G用戶占新增移動用戶的24.4%。其中,中國移動5月新增91.7萬戶,TD用戶達到932萬戶,占比42.55%;中國電信5月新增61.6萬戶,3G用戶數累計達到673萬戶,占比30.74%;中國聯通5月新增76.6萬戶,3G用戶達到585萬戶,占比26.71%。
7月20日,三大運營商相繼公布6月份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國在網3G用戶數達到2520萬戶。其中,中國移動3G用戶數6月份新增114萬戶,單月新增用戶數首次突破百萬,3G用戶總數突破千萬,達1046萬戶,占比40.42%。中國聯通3G用戶數6月份增長103.2萬戶,較5月增長的102.3萬戶有小幅上漲,總用戶數為756萬戶,占比29.21%。中國電信沒有公布3G的相關數據,但據推斷,其6月份新增用戶大約為113萬戶,3G用戶總數約為786萬戶,占比30.37%。
此次數據的公布,引發了各界對運營商3G用戶發展的高度關注,運營商之間的3G競爭出現哪些新變化?運營商各有哪些競爭優勢?資本市場對此次公布的6月運營數據有何反應?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王凱老師。
3G競爭越發激烈,運營商之間的差距并不明顯
記者: 目前的運營數據來看,您認為目前3G用戶的增長是否合理? 目前影響3G用戶拓展的因素有哪些?
王凱:通過目前公布的兩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三大運營商的3G用戶開始加速增長,但要實現工信部要求的2011年3G用戶數達到1.5億戶的目標,三大運營商都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同時也可以看到,3G競爭越來越激烈,運營商之間的差距并不明顯。可以說,在發展3G的過程中,三家運營商是各有優劣的。
中國移動利用其用戶優勢,采用“三不”策略大力發展3G用戶,其絕對數暫時領先,但其3G用戶數中有不少數據卡用戶和無線固話用戶,真正的3G手機終端用戶數和無線寬帶用戶數,還要在1046萬的基礎上打點折扣。
中國聯通連續兩個月3G用戶增長超過百萬,并且其中多是3G手機終端用戶,這得益于WCDMA和iPhone,也得益于中國聯通加大手機補貼力度等終端銷售策略。但6月份的數據也顯示,中國聯通3G無線上網卡用戶為4.25萬,雖比5月份的2.78萬有較大增長,但其無線寬帶用戶與中國電信的514萬用戶相比,差距不小。
中國電信則是大打“融合”牌,將固網與移動網絡進行整合后提供3G應用,它通過有線寬帶、WLAN和3G、1x網絡的融合覆蓋,為用戶提供“C+W+E”的無縫上網體驗且按時長計費的方式是更受消費者歡迎的資費策略,致使其無線寬帶用戶數大幅增長。
我個人認為,影響3G用戶拓展的主要因素是資費、終端和業務應用,但更重要的是電信運營商與手機終端商、通信設備商、3G業務內容提供商的通力合作。3G用戶的有效增長離不開產業鏈上的任何一方。
從三大運營商目前運營的情況看,中國移動手握龐大的客戶群,擅長業務研發,且有政策支持,但其終端劣勢較為明顯,倘若沒有世界級的終端制造商傾力加盟,前方的路還是很艱難。
中國聯通3G網絡制式及終端的優勢逐漸得到體現,今年5月以來,中國聯通采用“終端+資費+渠道=3G成功” 這一市場拓展公式大力市場,強化市場渠道,增加手機終端種類和降低其售價,降低3G套餐的資費門檻,其3G用戶連續兩個單月新增百萬用戶,但是中國聯通的管理能力和執行力還存一些可提升的空間,中國的市場環境有其特殊性,中國聯通的3G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既要保證WCDMA成熟的商業模式能夠成功落地,還要應對激烈競爭的挑戰,更為關鍵的是中聯通能夠創新與業務提供商的合作模式,完善業務體系,塑造與中移動、中電信相抗衡的優勢。
中國電信則是利用其良好的網絡覆蓋和網絡質量以及能夠平滑過渡的優勢,迅速開發了包括無線寬帶、愛音樂全曲下載、手機影視、全球眼無線視頻監控、綜合辦公等3G應用業務,而這些業務的廣泛開展則大大促進了3G用戶尤其是無線寬帶用戶數的增加。但是,中國電信若要保持3G的良好發展態勢,強力打造CDMA產業鏈是其必須的選擇,中國電信牽手威盛集團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由此可見,對于三家運營商而言,誰能夠先以開放的心態,尋求3G產業鏈上的多方共贏,誰就能占領先機,更具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