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
利用電子白板多媒體教學輔助系統以及豐富的學科工具庫資源,教師可方便地進行優質課件的編輯制作,制作出生動活潑的課件資源,既提高了課件制作的水平,也節省了時間,提升整體效能。
課中
1. 讓教師從電腦操作中解放出來
過往的多媒體教學系統,教師往往需要坐在電腦前進行操作,教師的視線被顯示屏遮擋,無法與學生有充分的交流,電教變成電灌。
利用互動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教師無需繼續坐在電腦前進行電腦操作,可直接站在白板前,利用手中的鼠標筆在板面上進行電腦操作,并可直觀地展現教師的肢體語言,既滿足教師的傳統教學習慣,更增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為教學增效。
2. 隨意圈點標注,提高講解效能
傳統的投影幕布模式,教師無法在課件上圈點標注,在一些知識點上學生往往無法領會其中的內涵,教學效能低。
利用互動課堂教學系統,教師可直接在白板上有針對性地圈點標注,或借助遮屏、聚光燈、放大等教學輔助工具,將教學重點難點標出,著重講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講解的效能。
3. 優質的板書書寫,提升教學水平
在互動課堂教學系統中,教師可在電子白板上書寫優美的板書,可隨意調用豐富的圖片資源、媒體資源用于教學,可在白板上進行精確的作圖,可調用多種輔助程序應用于教學。并且,板書內容甚至板書授課過程都可完整保留記錄,大大提升了教學水平。
課后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板書內容無法保留記錄,下課后便即擦去,不便于教師的教學反思,學生課后復習也困難。
在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下,授課結束后,教師可將課件(連同課堂標注)保存為ppt等通用格式文件并發給學生,學生可隨時重溫上課的內容,有助于學生課后復習,提高教學效果。教師也可通過查看保留記錄的板書內容及授課過程,進行反思總結,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項目 |
互動課堂模式 |
傳統投影幕模式 |
傳統黑板模式 | |
課前 |
課件制作簡便性 |
簡便 |
簡便 |
簡便 |
課件內容多彩性 |
豐富多彩 |
豐富多彩 |
單調 | |
課件重復利用度 |
連同標注不斷積累,重復利用度高 |
僅能保留原始文件 |
僅能保留原始文件 | |
課中 |
教師授課形態 |
站立授課,直觀清晰 |
坐在電腦前操作 |
站立授課,直觀清晰 |
與學生互動交流 |
實現與學生互動交流 |
無法互動交流 |
實現與學生互動交流 | |
教師教學習慣 |
滿足教師教學習慣 |
無法滿足教師習慣 |
滿足教師教學習慣 | |
課件展示 |
內容豐富多彩 |
內容豐富多彩 |
內容單調 | |
書寫標注 |
可以隨意圈點標注 |
無法標注 |
可以標注 | |
板書書寫 |
不單可進行優美的板書書寫,同時可在板書中插入多種教學圖片資源及程序,豐富板書內容,提升教學水平 |
無法板書 |
可以進行簡單的板書 | |
輔助功能 |
多種教學輔助工具 |
只能單一展現課件 |
只能單一展現課件 | |
課后 |
課件保存 |
可保存成多種格式,同時標注也可同步保存在課件中 |
僅能保存成原文件格式 |
無法保存,課后便擦去 |
課件傳遞 |
課件傳遞便捷,可連同標注發布給學生 |
僅能傳遞課件原始文件 |
需要學生抄寫筆記,課堂效能低 |
互動課堂應用參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