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經營哲學和成長故事。對于大多數企業成為多么強大的企業也許只是奢望,但是在自己的領域做到小而精,成為“行業一強”卻是每家企業都可以樹立的目標。剛剛“喬遷新居”,又喜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的創凱電子則正在朝著這樣的一個“標準”而努力。近日投影時代網記者有幸受創凱電子林總經理的邀請,赴深圳創凱基地進行了深入參觀,并與林總經理就創凱近年的發展和未來的規劃深入交換了意見。
實力決定一切,喜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林總首先告訴我們了一個好消息,創凱電子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申請已經正式獲批。林總表示,從今年三月申報,到八月獲批,整個流程的效率超過了創凱的預期。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后,創凱在研發、稅收等方面均可享受國家相關政策,以及深圳市相關政策的優惠。而且在整個大屏幕行業創凱也是為數不多具有該項殊榮的企業之一。
談到為什么要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林總認為,此后能享受的各種補貼固然是一個吸引了,更為重要的是,“創凱經過這么多年發展,也算小有成績,需要得到一種認可”。此前,高新技術企業的申請“比較寬泛”,創凱也并沒有對“高新技術”這個名頭太在意。但是,08年國家針對多年執行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工作的問題做了眾多的整改,“整改后原來大批‘濫竽充數’的企業都被淘汰了出去”,林總表示這部分被淘汰的企業至少占了原有高新技術企業的三分之一。
“含金量顯著增加了”,這是林總對國家新版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的主要看法。談到整個申請過程,林總告訴我們還算比較順利,現在談申請“即難又不難”,林總表示。
說容易主要是,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申請工作非常重視,專門便定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08]172號)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08]362號),讓企業“有路可走”。此外,企業對于材料匯總、申報等方面的工作還可以委托專門的中介機構來協助完成,解決了企業在“一些材料性領域不夠專業”的問題。
談到申報的難點,林總表示,主要是新版的規定對“硬指標”卡的非常嚴:“有多少專利、著作權、知識產權、研發投入的數量和比例等等”。林總表示,這些指標是靠表面文章不能“瞞天過海”的,這也是許多企業在新版規定中被從“高新技術企業”名錄刷下來的原因。不過,“創凱比較幸運,一直從事基礎研發的企業文化,使得這些別人的‘難點’成了創凱最容易解決的‘問題’,成了創凱的優勢”,正因如此,創凱在國內大屏幕顯示,尤其是“圖像處理器”領域成為了少數具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的品牌之一。——“這是對創凱多年為國內大屏幕顯示和處理產業積極共享自己的力量的最大的‘認可’和獎勵”,林總表示。
以客戶需求為重,產品研發不怕周期長
對于創凱,林總認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稱號只能拿來自勉,而不能以此為資本驕傲自滿。林總指出大屏幕顯示行業,尤其是圖像處理器行業是一個“非常邊緣”的行業,以客戶需求為重、以產品研發為核心,踏踏實實的做事才是根本。
創凱對自己的產品文化一直以“嚴謹”著稱。例如廣泛應用于LED顯示墻圖像處理器,創凱經過了長達兩年的研發投入,才最終完成產品的開發。為什么一款新產品的研發周期如此之長呢?林總認為一是保障穩定性必須進行嚴謹的測試,二是保障用戶應用必須深入了解用戶需求。
創凱目前已經投入了百萬元的資金購買國外先進的測試設備,彩色信號分析器、信號分析儀,高清信號分析器、高端示波器這些設備是保障產品質量的重要武器。此外,創凱還建立了一個擁有60塊拼接屏幕的模擬測試平臺,用于“完全實踐狀態”的產品測試。談到這個測試平臺,林總進一步指出,面向未來更大的“顯示屏幕應用”,創凱已經規劃了一個可以容納100余塊屏幕的測試與展示實驗的“用地空間”,作為企業的持續研發投入的儲備性項目。
“完成基本的技術論證和設計是一方面的問題,滿足客戶需求又是另一方面的問題”,林總指出。大屏幕顯示系統本身只是一套顯示工具,他必須吻合不同行業、場合和應用人群的差異化需求。例如DLP拼接墻主要應用于監控、指揮控制等領域,而3D邊緣融合顯示系統則面向動漫制作、虛擬仿真、數字城市等應用——二者的客戶群完全不同。對于大屏幕的圖像處理系統則意味著“看上去都是信號輸入再輸出,接口是一樣的、標準是一樣的,但是其技術細節有完全不一樣的”。
林總告訴我們,面向一個確定市場的產品必須找到這個市場需求的特殊“訣竅”。圖像處理器“產品線中最核心的是圖像處理:其他的技術細節都會圍繞圖像處理這個中心。但是不同的應用領域又會有不同的技術特點被發展起來。林總指出,在大屏幕顯示處理器在這個領域,“80%是圖像處理,20%是行業差異化”。
“你覺得可以賣,用戶用了完全不對路,會告訴你根本不能用”,林總如此來形容大屏幕市場客戶需求的差異化。林總表示,顯示產品最大的好處是到底符不符合客戶要求可以“一眼辨真偽”。來一下現場的應用PK,客戶很容易選定自己需求的產品。雖然有些時候客戶有所偏好,比如在色彩效果等方面,但是產品的真正實力還是非常容易向用戶展示,并被認可的。
創凱在一些新的產品線、新的產品,例如3D邊緣融合處理器、LED大屏幕處理器等產品市場研發成本的投入主要就體現在對產品穩定性和顯示品質的苛刻追求上,以及對占據整個產品“20%”的客戶需求、行業需求的把握上。林總認為在這方面的成本投入恰恰體現了創凱“對用戶負責的企業精神”,也是創凱產品能迅速獲得市場認可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