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招:洋品牌不一定比國產好
經過08年的洗禮,目前電視市場國產合資可以說平分天下,國產品牌主攻性價比和功能,TCL、創維、康佳、海信、海爾領銜。而合資品牌仍舊是抱定高端,但今年也顯出了降價趨勢,索尼、三星、夏普、LG、飛利浦支撐大旗。雖說各自路線不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電視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以液晶面板為例,以往合資品牌強調的液晶面板,現在都在共用,國產在用合資屏,而且合資品牌電視也有采用我國臺灣屏的情況,謹防“洋品牌”的忽悠。
索尼和創維液晶電視
隨著國產電視生產越來越成熟,其性能步步緊逼合資電視,而且國產電視注重的功能性卻是合資電視沒法相比的,目前合資和國產電視的顯示效果肉眼已經很難區別優劣,但是性價比卻是有目共睹的,盲從洋品牌是外行的表現,選擇品牌還是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需求選擇,洋品牌不一定就好。
第八招:別把價格放在第一位
不論買什么商品,價格都最重要,同時也是最不重要的。需要的再貴也會買,不需要的,再便宜也不會考慮。所以推薦電視一直再講性價比,而不是單純的看價格,所謂“一分錢,一分貨”還是很有道理的。注意,不要掉入價格陷阱。
價格戰引銷售火爆
價格陷阱最常見的就是先漲再降,價格不降卻稱特價機。這種情況不用解釋大家都很明白,破解這一陷阱的辦法就是關注近三個月的價格變化,電視這種大件商品的價格變化是比較慢的,不會一天一個價,但是每周調價是肯定的,電視頻道每周都有最新價格變化,買之前調出近幾個月的變化趨勢,一目了然,讓那些玩弄數字游戲的奸商馬上現行。
相信“一分錢,一分貨”,商品的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而其價值我們可以簡單化看成是成本,成本越高價格越高這是肯定的,所以有些銷售人員所說的同型號中的所謂“特價機”真的需要斟酌一下。
節日團購
選購時機很重要,電視自上市后價格整體趨勢是降價的,但同時也會有波動,所以并不是說買的越晚越合適,一般周末的價格會比平時低,而且有活動,而重大節日比如五一、十一會出現更大規模的促銷活動,這時主要是走量,所以價格是那段時間最低的,這時購買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