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產業必須以優秀的技術來支撐。而優秀的技術往往掌握在優秀的企業手里;在這個邏輯下,一個企業自然也就擁有了振興一個產業的使命和責任;有無這樣的責任感也是一個企業是否真的優秀的判斷標準——這是投影時代網編輯在第八屆中國國際大屏幕系統集成及投影視聽產品展覽會上,與三花科特總經理沈培生先生交流后的最基本感觸。
主要觀點:
技術力量是做好投影機光學引擎的基礎
商業模式決定一個企業的價值
國內DLP拼接墻市場尚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DLP、LCD、PDP、LCOS的前途取決于誰更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技術進步是推動大屏幕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
國內投影機產業的整體能力有待提升
大屏幕產業發展的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企業
技術創新使企業不解的成長動力
大屏幕展上,三花科特沈總首先向我們介紹了此次展出的產品情況。包括一款新型的DLP背投拼接單元光學引擎、三花科特完全自主開發的正投邊緣融合控制器和軟件系統、應用三花科特最新光機的2*2拼接墻。其中,重點展示的三花為科特最新的采用德州儀器(TI)0.7英寸DMD芯片的光學引擎。
沈總告訴投影時代網,大屏幕展的展前論壇上,這款光學引擎獲得了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并被授予優秀產品創新獎。沈總表示,三花科特一直以打造最好的國產投影光學引擎為己任。這款新品就是國內市場唯一一款采用德州儀器最新0.7英寸芯片的產品。與以往的0.55英寸芯片產品比較,其光源利用效率得到很好的提升,能夠提供更加明亮的畫面,或者更大的投影尺寸。
由于芯片的變化,對整個光學引擎的機械結構、光學調制部分,甚至是控制軟件都會發生變化。尤其是光學部分,在更大的尺寸上實現均勻的片上光照光路設計是一項非常高難度的技術。三花科特能夠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完成一款全新的光學引擎的開發,并實現商業化量產,是三花科特領先的研發能力的重要體現。
沈總表示,三花科特擁有良好的重視研發的傳統,從01年三花科特成立以來,一流的研發水平就深受國內同仁的認可。三花科特一直和浙江大學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作為國內最出色的應用光學研究機構,三花科特能夠得到從基礎理論到最終應用層面的眾多領域專家、教授、博導的支持。特別是在應用建模、數學計算和材料應用方面,浙江大學是科特強大的智慧源泉。
除了核心研發實力,沈總認為光學引擎產業的另一個進入門檻是綜合的技術集成能力。作為一門涉及到光學、電子學、電路學、機械學、軟件學等諸多學科的產業,國內最缺乏的就是能夠系統的解決以上所有學科遇到的問題的企業。而三花科特則是其中一家。科特不僅擁有著一流的核心光學研發能力,更是突破了光學引擎多學科知識綜合的瓶頸,建立起一只涉及各個學科領域,門類齊全的研發隊伍。
每當談到三花科特的研發能力,沈總都表現得非常自信。沈總驕傲的告訴投影時代網,目前三花科特在光學引擎方面擁有兩項發明專利、八項實用新型專利,此外還有六項專利正在走認證流程。這樣的成績對于國內光學引擎產業可以說是絕對一流的。沈總表示,雖然短期內臺灣企業在光學引擎上依然是“老大”,但是依托三花科特強大的科研能力,科特有信心做好這個產業,帶領大陸的相關企業殺出一條血路。
談到整個光學引擎產業,沈總顯得有些激動,“我們這臺新產品最大的特點,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國產化高”。沈總告訴我們,科特這臺新產品除了燈泡、DMD芯片、色輪等少數零部件,其他配件實現了全面的國產化,“這是對整個國內產業鏈的一種提升”。
“以前,我們用的光機主要是依賴進口的。這樣我們的上下游企業根本沒有機會接觸高級零部件產品,即所謂的‘沒有見識’”。沈總認為,依托科特的自主研發,整合國內上下游企業的制造實力,開發出不遜色于任何進口產品的光學引擎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一個成熟的產品上,更體現在通過這樣一款產品的開發,從而促進和推動整個國內產業鏈使之變得更為成熟。
沈總認為,三花科特和德州儀器(TI)、全球500強企業的合作,表明了德州儀器(TI)對科特的信賴。而這種信賴不僅表明了對科特的研發能力認可,也包含了對三花科特推動整個國內光學引擎產業鏈的支持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