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述介紹,我們知道,LED 背光源技術有著巨大的優勢,但是在現階段,它依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首先是成本問題,由于白光LED背光器件被幾大寡頭壟斷,LED背光的制造成本還是比較高,市面上應用LED背光的液晶電視還是處在劣勢的。應用LED背光的液晶產品售價在現階段仍然比傳統CCFL的產品高出很多,而且在白光LED的產量無法滿足大批量需求的情況下,廣大消費者還是一直在為到底是買LED還是CCFL而發愁。這都是價格較高惹得禍,所以說要想實現LED價格為廣大普通用戶接受,還是要突破白光LED的專利性壟斷,當然了,這也是任何一項新事物出現時都難以回避的現實。我們只能靜靜等待,不是有業內專家預計了么,到了2010年,LED背光的成本有望與傳統CCFL持平。
其次是技術因素,現階段的LED 背光技術在發光效率方面還難以讓人滿意。傳統CCFL冷陰極熒光燈雖然耗電量大、發光質量一般,但是其發光效率可達到50~100流明/瓦,而白光LED器件在剛起步時發光效率僅為30lm/W甚至更低。探究其原因,主要是LED會隨著芯片面積的增大而出現電流密度不均勻的現象,這必然導致整體發光效率低下,同時也會產生較高的熱量。由于在大尺寸背光發光效率上的差距達到了50%,因此LED 背光用在大尺寸面板上所需要的發熱量將會是普通CCFL的2倍,這也是當前很多大尺寸LED背光液晶都搭配了主動散熱系統的原因。
不過,隨著各大廠商對于LED 背光研究投入的持續增加,以上兩個困擾LED 背光的關鍵問題都有希望得到很好地解決。白光LED 主導廠商日亞化學在2004年開始便不斷提升白光LED 產品的產量,同時其他很多廠商的白光LED 產品也實現了量產化,白光LED 的價格也正以較快的速度下降。
在LED的發光效率較低這一問題上,業界也有了一定地突破。新一代的白光LED發光效率已經提升到了50lm/W,和CCFL 的差距只有區區10 lm/W。相信未來的LED發光效率還會有更大地提升。
我們還可以換個思路,液晶電視上使用的LED背光源可以是白色,當然也可以使用紅、綠、藍三基色,而且這種多色LED 背光應用在高端液晶電視當中,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色彩表現力。在消費者愈發重視液晶電視畫質表現的當下,RGB-LED背光的又一發展方向,而現階段的這種白光LED也只是RGB-LED 背光技術的一個過渡。另外,RGB-LED背光的成本僅是CCFL的1.3倍,而且發光效率還相當高,這也為LED取代CCFL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
然而RGB-LED技術雖說有著眾多優勢,在現階段卻仍存在著一些不可回避的局限性。首先是這種大量使用的獨立LED器件,其點陣排列相當密集,不僅較難保證每一個器件發光的一致性,而且散熱也非常不理想,達不到超長的壽命;雖然RGB-LED的色彩純度較高,但是長期使用后每種LED色彩衰減的幅度并不一致,這也將對畫面質量產生一些影響。
所以說嘛,LED背光畢竟是一項新興的技術,在技術沒有成熟、成本沒有大幅下調之前,廣大的中小廠商還是不會急于推出自己的LED液晶電視的。所以說,這就需要索尼、三星等知名品牌扮演好領航者的角色,很好地發揮好橋頭堡的作用。不可否認的是,LED最終將取代CCFL,這一點無論是在生產廠商還是相關業內人士心中都已經取得了共識,只是現階段LED背光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它還多應用于高端液晶產品上面。不過,相信有著越來越多廠家進入這一領域,LED背光技術還是會在未來取得更好的成績的,其取代CCFL也將成為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