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用投影市場價格出現爆炸性的調整的背景下,國內家用投影機產業的格局,無論是廠商品牌結構還是渠道結構都面臨著巨大的變化,需要投影機產業同仁做好應對的準備。
在家用投影市場的廠商品牌結構上,此前主要是日系品牌為主導,臺灣品牌次之,歐美和韓國品牌占據小部分份額。其中在技術陣營上,日系品牌在3LCD和LCOS產品上擁有絕對優勢。尤其是超低價格的水貨3LCD投影機占據了家用投影市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市場份額。臺灣、歐美和韓國企業主要是生產DLP投影機產品,產品線覆蓋中端和高端市場,在低端市場優勢并不明顯。
隨著此輪家用投影機產品大規模降價的形成,水貨產品和3LCD產品的既有市場格局將被徹底顛覆。水貨產品受到國內市場產品價格劇烈下滑影響,價格優勢將逐漸喪失,有現在的主流產品地位,退居到絕對邊緣地位。3LCD技術在日系軍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會遭到嚴重沖擊,原有的價格優勢顯著喪失,市場地位不保。同時,3LCD將通過進入國內投影機,尤其是家電和視頻KTV投影廠商的旗下,獲得新的生存空間,市場價格渴望在國內制造、國內軍團主導的帶動下繼續保持低價位沖擊市場份額的勢頭。
DLP投影陣營則會成為此次價格調整市場地位變化最小,且收益最大的技術陣營體系。此次價格戰的主導方式DLP陣營,尤其是臺灣品牌。這會導致,DLP產品在家用市場的地位的日益鞏固和強化,部分3LCD市場份額將被顯著蠶食。DLP技術產品有望在低端市場成為主導型產品,徹底改變低端市場3LCD主導市場的格局。
相比3LCD和DLP技術陣營分化趨勢的明了,LCOS的境況頗為不清晰。LCOS投影機技術遲遲未能普及的根本在于芯片成品率問題一直較為嚴重。成品率較低進一步導致產品價格和其他技術相比不具競爭優勢。但是,從理論上分析,一旦LCOS成品率問題出現質的突破,其產業成本和市場價格又將是最低的。由此分析,LCOS技術陣營的發展方向最終還是掌握在技術突破這個環節上。能夠突破技術瓶頸,則可與DLP、3LCD在中高低各個市場段全面較量,如若不能突破未來的前景可能只能寄希望于中高端產品市場了。
在三大技術陣營調整的同時,家用投影機產業品牌格局也會發生變化。主要是,以往的主導品牌,日系軍團將逐漸式微;歐美軍團面臨進一步邊緣化和淡出市場的可能;臺灣軍團將強勢上升,成為市場主力;同時國內品牌將獲得崛起的機會,作為一只新軍有望與日系和臺系品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這一過程中,日系軍團的地位從第一掉落第二,臺系軍團由第二上升到第一位,國內軍團則作為新軍出現位居第三。
家用投影機產品價格迅速調整,市場普及持續加快,也會改變家用投影機銷售渠道的模式。家用投影機的市場普及趨勢對以往的高端家庭影院集成商市場的影響不會很大。高端投影產品由于其市場具有“不差錢”的特性,不會隨波逐流卷入降價行列。這一市場的渠道商也不會在新一輪降價中遭受很大的沖擊。
未來家用投影不斷下滑的價格和不斷擴大的市場規模,會對現有家用渠道提出兩個主要挑戰。第一渠道規模、或者說是渠道的市場覆蓋能力會出現值得變化。銷量的增加必然導致渠道體系要覆蓋的人口規模的增長。
第二,渠道專業化程度的變化。現有的投影機渠道,尤其是家用渠道是圍繞家庭影院這個核心的,其專業化程度非常強。未來,家用投影渠道規模的擴大肯定會有一些非專業性的渠道進入這一領域,例如其他IT產品的銷售商、家電銷售商等等。同時,家用投影機價格的降低會形成多數客戶具有的綜合購買力水平較低的局面。其產品應用配套的屏幕、音響等邊緣產品專業化程度會降低、產品價格檔位也會顯著下降,消費者產品配套所要求的專業技術含量降低,產品選擇的隨意性增加。家用投影機渠道商適應這種變化就必須在一些客戶層面變得“不專業”。
家用投影機產業巨變的閘門已經被超低價產品徹底打開。此扇大門已經打開,則必然意味著整個家用投影產業要經歷一場革命性的變革,各從業企業快速的產業調整、市場適應能力將面臨巨大挑戰。未來兩三年內,家用投影市場在劇烈價格調整下的“過山車”效應將成為這一領域的企業想持續生存和發展必須適應的根本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