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述,LCoS顯示器是半導體VLSI技術和液晶顯示技術巧妙結合的高新技術產品,因此LCoS可利用常規的CMOS技術批量生產,并隨半導體工藝的發展進一步微型化。
從IC產品結構的角度來說,LCoS顯示芯片是一塊多功能、多結構、與現代CMOS制造工藝息息相關的SoC;從IC生產工藝角度來說,當初在IC工藝中建立CMP(化學機械拋光)技術是為了填平復雜的電路走線提高各金屬布線層的平面光刻精度[8],防止電荷光端積累效應。現在,這些優勢都成為制作LCoS芯片像素反射鏡面的必然方法。其它如遮光層工藝也源于IC技術。
眾所周知,IC技術的強大生命力在于它可以低成本、大批量地生產出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微電子結構模塊。然而,這種技術一旦與其它學科相結合,便會誕生出嶄新的學科和重大的經濟增長點。筆者認為LCoS技術就是硅平面技術與平板顯示技術結合而誕生的典型例子。
由于LCoS顯示器具有尺寸小、功耗低、分辨率高的優點,在與其它平面顯示技術競爭中越來越占有利地位。比如,一般移動電話都使用ECB TN-LCD和STN-LCD,但是越來越多的用戶希望看到E-mail、視頻圖像及網上瀏覽,這就需要移動電話配置分辨率不低于QVGA(320×240)的虛擬顯示屏。這也是LCoS技術的潛在市場之一。
另一個潛在應用是數碼攝像機的取景器。與傳統的直視型AMLCD(對角線2~4英寸)相比,LCoS技術提供的圖像大到5~10倍,分辨率不低于QVGA,功耗僅為原來的1/15~1/30,重量約1/5。投影顯示器的主要應用將仍然是投影機。而最大的增長潛力是消費類產品LCoS虛擬顯示器非常適合許多消費產品應用,包括上面提到的數字攝像機、可視移動電話以及PDA和頭盔顯示器等需要嵌入微型顯示器的電子產品。
LCoS顯示屏是硅平臺技術與平板顯示技術發展到相對成熟階段且二者相結合而誕生的,因而具有VLSI技術的全部設計特征。然而LCoS顯示芯片也是混合信號市場的一個產品,而"time to market"同樣對LCoS顯示芯片的設計提出巨大挑戰。Cadence設計環境下豐富的EDA工具,保障了設計人員可以把精力集中于創造性的概念構思與方案上。這樣,新的概念才得以迅速有效的成為產品,大大縮短了產品的研制周期。不僅如此,基于我們為LCoS顯示芯片建立的一套綜合基本庫,Cadence平臺上的綜合優化工具將能按不同顯示模式,如QVGA(240×320)、VGA(640×480)、SVGA(600×800)等,自動規則布局成為對應版圖,從而使開發LCoS平板顯示技術系統產品變得輕松容易。